照「微調」課綱編的課本你敢用嗎?以史記新版臺灣史教科書為例-1
吳俊瑩
早期台灣史,「微調」課綱新增「「1-1說明漢人來臺、澎湖的緣由與經過,如宋元對澎湖的經營及明代顏思齊、鄭芝龍等來臺,並說明原住民族和漢人的互動」,這樣的改法,周婉窈教授去年早有指摘:「就是想用澎湖的歷史來模糊臺灣島的歷史」,也就是將臺澎一體的歷史刻意往前推。
果不其然,史記微調後的課本,便在標題上動了手腳。第二章第一節的標題原本是「十六世紀在臺灣的漢人和日本人」,新版配合「微調」課綱,改稱「漢人來臺與大航海時代」。該節底下的「一、漢人的活動」,同樣的段落與內容,在新課本則拆成「(一)文獻紀錄」、「(二)早期漢人在臺的活動」。而問題出在小標題(二),裡頭的提到的內容全部是都是「澎湖」,卻按上早期漢人在「臺」活動的標題。這是不小心,還是故意的?如果是後者,已經不只是模糊化的問題而已,而是以甲作乙,拿澎湖模糊臺灣島,把澎湖等同臺灣島的歷史。
原先舊課本還有近一整頁的「二、日本人的活動」,「微調」課綱刪去關於日本人與臺灣原住民的接觸的說明,新課本順勢全刪,隻字不留,徹底的「去日本化」。我真不知道,早期台灣史,如果不談日本人的角色與影響,該如何充分說明或解釋東亞海域的交流與互動?這就是外行人搞出來的名堂,加上別有用心的結果,反覆強調「漢人來臺」(「微調」課綱中,還一連出現了二次),等於視臺灣學界海洋史的研究於無物,不就再次證明這次微調,就是外行人操刀的結果嗎?
「微調」課綱之所以要反,原因在於會產出像是史記版的臺灣史教科書。
各位請不要忽略了,這也是一本教育部審定通過的教科書,無論市場如何,總有老師可能拿著這本教,學生可能讀到它。但一本在標題上動手腳,完完全全服膺「微調」課綱的教科書,脫離學術研究成果的教科書,還要我們的學生花時間吞下去嗎?
附註:
一、 我手上有的史記版微調前的課本,是2013年8月的初版,上頭有「樣書・非賣品」的鈐印。我因無法取得最後實際上印行的版本,暫時只能以此作為比較基礎,實非得已,若有錯誤,還請指正,我願配合修正。如果網友們有微調前的正式版本,盼能提供。
二、「微調」前後的教科書的比對工作,需要時間,我最近時間很緊,沒有辦法一氣整理成篇。我會擠出時間,有之一,就會有之二。又,這篇短文對於「微調」課綱的分析,得力於周婉窈教授〈讓我們以公民力量拒絕「微調」後的臺灣史課綱!〉(網址:http://goo.gl/rZ1lpd)。去年周教授的憂心,如今已然應驗。
(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來源:吳俊瑩臉書網誌2015.4.2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大家迴響暢談;請相互尊重,勿攻擊、謾罵。回應時請至少選擇「名稱/網址」身份(可只填寫名稱、網址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