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2015年4月10日 星期五

必須堅持反對「微調」課綱的明證:以三民版新臺灣史教科書為例(修訂稿)(吳俊瑩)


必須堅持反對「微調」課綱的明證:以三民版新臺灣史教科書為例(修訂稿)

吳俊瑩

       面對「微調」課綱(以下省略引號,但必須再次強調,「微調」二字是障眼法、是呼攏),教科書編者如何因應,我曾以康熹版為例,指出其順應修改甚至加碼演出的情況。目前看到的二出版社的新版本,對微調課綱並沒照單全收;根據參與修訂的幾位老師在臉書上的反應,看得出有盡量努力爭取,對於編輯們的努力,我們予以肯定。但是,我們必須了解的是,在一綱多本的教科書審定機制下,很難根本擺脫「一綱」的影響,無論如何絞盡腦汁修改、反復折衝,當中勢必也有順應、妥協與屈從的成分,這點不能不察;外行人黒箱硬搞的微調課綱,它的可怕也在這裡。很希望這些「爭破頭」的編輯們能分享奮鬥的經過,讓社會大眾更加了解課綱微調和課本審查的一條龍情況,及其反歷史專業的惡狀。



      以下我試著以三民新版臺灣史教科書為例,嘗試點出這種可能交雜著抵抗、折衝以及妥協的對應方式。在此,我只能從結果推測,實際情況只有編輯能出來作證,讓大家知道有研究作為根據的歷史知識怎樣被行外人刪除或扭曲。



       三民版編輯可能的「折衝」、「努力」與「堅持」,可舉以下四點為例;但必須同時敘明的是,即使策略上以迂迴的方式應對,一旦觸及課綱微調的原初的目的和方向時,教科書仍不免所有退讓和轉彎:

      一、微調課綱將「原住民」的用詞,改為「原住民族」,導致歷史上和當代平埔族都變沒有了 。課綱微調的理由是要符合法律——「原住民族基本法」,但以法律框限歷史的結果,無形中把十幾個平埔族給「消滅殆盡」。這點我已撰文說明(http://goo.gl/fIDYRQ)。在這裡,要特別說明的是,我個人很認同在論述當代問題時,使用「原住民族」一詞,特別是如果不是在表述個別原住民時,「原住民族」一詞更能夠展現其主體性。但歷史上的原住民不等同於當代原住民族,況且當代原住民族也還沒包括西拉雅等平埔族。三民版應是意識到這個問題,故在編輯大意上新增:「本書所使用的『原住民族』一詞,不限於原住民族基本法中所稱行政院核定之十六族原住民族,包括過去在臺灣歷史上相當活躍的平埔族與高山族各族」。對使用課本的學生來說,這條新增的編輯大意實在顯得突兀,有點不知所云;但明白課綱如何被人亂調的朋友,應當可以讀出這是對於課綱微調理由的間接否定。

      二、微調課綱將「鄭氏」改稱「明鄭」,但三民版似乎有意不跟著微調課綱用「明鄭」。在不能用「鄭氏」又想避用「明鄭」之下,似乎用了許多迂迴方式。例如舊版課文的標題是「鄭氏政權的政治發展」,新版改為「臺灣第一個漢人政權」;「鄭氏政權在臺灣的經營」改為「鄭氏三代在臺灣的經營」;課文正文中原用「鄭氏政權」當主詞者,改稱「鄭氏三代」、「鄭氏父子」;或是換個說法,如將「鄭經過世後,鄭氏政權再度因繼承問題發生內閧」,改為「鄭經過世留下的繼承問題引發內閧」。這裡可以見到教科書的編者面對審定時不願完全妥協的努力。
      但無論如何替換用詞、換句話說,或是刪掉不提等方式,總有其極限。例如,微調前,有一段敘述是:「鄭經在回覆清廷官員信函時也表示『建國東寧』,『別立乾坤』,儼然是獨立國王,與大清帝國隔海對抗」;微調後,改成「鄭經回覆清廷官員信函時也表示『建國東寧』,『別立乾坤』,與清廷隔海對抗」。首先,將「大清帝國」改稱「清廷」,這對舊版的這句話所要傳達的意義影響很大。我推測,原本編者應有意強調「鄭氏王國」與「大清帝國」,這二個「國」隔海對抗的事實,由於微調課綱將「清代」改為「清廷」,敘述跟著微調課綱走的結果,結果使得鄭家三代在臺,比較像是一國內的「叛亂團體」,而不是隔海對抗的二個政權。微調後刪去「儼然是獨立國王」等字,使得「別立乾坤」(另成一天地)這段歷史文獻也跟著走味,沒有被特別點出。當微調課綱將鄭氏改為明鄭,其影響是「鄭氏政權」非但不能出現在正文,也不能夠以「王國」來定位鄭氏政權的性質,因為既稱「明鄭」,何來「王國」。在鄭、清和談的段落,同樣有相似的修改手法。舊課本原稱「鄭經與清帝國曾經七次和談,討論重點皆在鄭清關係,與反清復明無關」,微調後只剩第一句,變成「鄭經與清廷曾經七次和談」,而且「清帝國」還被改成「清廷」,不再明示雙方和談內容是以鄭氏王國的存立問題為核心要點,刪除「與反清復明無關」這句,筆者推測很可能是應微調課綱高舉「明鄭」之大旗而做的修改;如果讓課本繼續寫鄭清和談與反清復明無關,豈不自打嘴巴?微調課綱表面上沒有規定的這麼細,但用詞改變的背後,連帶是一整串的內容要跟著改,絕非更動幾個字詞而已。但是,真正的臺灣史學者會要求人家這樣改嗎?諸君可以去問看看。

       三、劉銘傳在臺新政的評價,微調課綱已經定調要寫「使臺灣成為當時全中國最先進的省分」,三民版原本的寫法是「臺灣也成為清帝國近代化程度最高的省份」,其實已經符合微調課綱的要求,但微調後的課本,則在最後加入「之一」二字,變成「臺灣也成為清帝國近代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修正後,倒是和微調課綱不同調。不知道是否有意,還是意外?

       四、微調課要求新增的內容,以朱雲鵬為首的教育部微調小組成員們原意應該是要放到教科書的正文中。對於微調課綱新增的這條說明:「1-3 說明臺灣與甲午戰後晚清變法運動與辛亥革命之互動,包括孫中山來臺尋求臺人支持,以及臺人參與革命及中華民國之建立」,三民版在處理時,將它放到類似小知識的「歷史聚光燈」,並沒有硬放入正文,敘述語氣亦相當平淡,沒有刻意放大或連結臺灣人跟清朝在甲午戰後的變法運動或辛亥革命的關係。對於微調課綱新增關於「臺人李友邦等赴大陸參與抗戰」的說明,新課本或許考慮到原來課本的這段敘述,已配合課綱增加「國民政府也在此時對日宣戰,聲明廢除中日之間所有的條約」,為了不增加「在中國大陸發展的臺灣人」此段文字篇幅,於是將正文中所列舉的「半山」人物介紹,改放到註釋。

       至於三民版跟微調課綱的妥協之處,我試著整理列表,共整理出八頁,不能算少,足以說明教科書的編者無法完全不理微調課綱,國教院也不可能輕易放行。必須先聲明的是,由於這是我個人的比對,加上新課本配合微調課綱,挪移課文敘述位置,若非編者本就不容易比對,但我仍勉力為之,讓大家能有所警戒。這張列表可至這裡下載瀏覽:http://goo.gl/pmdAIp。至於配合微調所帶來的影響與衝擊,我提出以下三點個人的觀察與疑問:

      一、臺灣史課文內容敘述,受到微調後中國史課綱的影響與滲透,這點過去比較少被注意。中國史課綱在第四單元「晚清的變局」的主題(一),標題原本是「帝國的衰微與西力衝擊」,後修正為「清朝的衰微與西力衝擊」。於是,三民版臺灣史舊課本中有許多使用到「清帝國」、「大清帝國」,新版改成「中國大陸」、「清朝」、「清廷」等。先不論這樣改動合適與否,但這傳達出微調後的中國史的課綱內容向臺灣史滲透的事實。筆者忍不住要問:當全世界的漢學界都在講「Ch'ing Empire」時,檢核小組為何一定要改掉「清帝國」、「大清帝國」?「正統觀」有這麼重要嗎?要證明大清不是帝國還真不容易呢。

      二、微調後的中國史課綱第六單元原稱「當代中國與臺海兩岸關係」,微調後加了「大陸」二字,變成「當代中國大陸與臺海兩岸關係」。同時該項下新增一條重點:「兩岸分治」,要求增列「說明國共內戰、政府遷臺後,我國領土依憲法仍為固有之疆域,惟治權不及於大陸地區。並說明:有關中華民國播遷來臺後之歷史已在臺灣史中有所敘述,此處不再重複。」(借問:課綱出現這種政治性宣示文字,朋友們不覺可笑嗎?)。這種「固有疆域」的教條思維,不願面對現實的敘述,在關於論及兩岸交流機構的成立時也有跡可尋。舊課本原本將雙方官民交流機構,即臺灣的陸委會、海基會;中國的國臺辦、海協會,一起放入正文;但新課本在同樣的段落,卻把「至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官方在之前已成立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國臺辦)」這句話,從正文移到旁邊的註釋,而且刪除「官方」。二字,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前已成立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國臺辦)」。這種不願正視現實的邏輯,與開口閉口那句陳腔濫調:課綱要「符合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頗為一致。

      三、關於「中日和約」(又稱「臺北和約」)的敘述段落中,舊課本所下的標題是「對日和約的簽訂」,而且課文的正文中僅稱:「之後在美國斡旋下,中華民國另於次年與日本簽訂中日和約」,並無繼續申論放棄之後臺澎主權交付的對象,而是在註釋中提到因和約雖未說明臺澎讓與何國,導致出現「臺灣地位未定論」的討論,但最後仍以轉折語氣稱「然而中華民國政府根據對日和平條約及中日和約,確立在臺澎的主權」。微調後,上述這段文字,從註釋移到正文,置於該段最後,為臺灣主權的歸屬問題作結,同時該落所下的標題也改為「國際地位確定」。新課本的編排,更加貼合課綱。



       三民版的例子告訴我們,我們如果不堅持反對這外行人亂改出來的課綱,無論編者如何費盡心思,採取迂迴或是軟性抵抗的手段,仍然有其限度,原本想要表達的內容不可能不改變。而且為求審定通過,和微調課綱之間勢必存在妥協之處,完全迴避或堅持歷史專業的空間極小。這次的比對,再次告訴我們為何必須堅決反對微調課綱,因為「微調」只是幌子,目的在藉機製造出重新審定教科書的機會,要求修改。從實踐面上看,「微調」只是障眼法的話術,它的背後一整串的用詞與觀念也都要跟著改進來,顯然不買賬也不行。黒箱+外行的微調課綱,你能不反對嗎?根據「微調」而被扭曲的課本,我們要用嗎?為何我們不能堂堂正正學習我們的歷史?為何一定要吞下這歪七扭八的「微調」?


附記:本文第一稿用以比對的三民舊版課本並非課綱微調前所使用的版本(2014年8月再版),而係版權頁上註明2012年8月初版之樣書。茲根據2014年8月再版之課本,修訂本文之論述。

(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來源:吳俊瑩臉書網誌2015.4.1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大家迴響暢談;請相互尊重,勿攻擊、謾罵。回應時請至少選擇「名稱/網址」身份(可只填寫名稱、網址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