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2015年3月30日 星期一

順民文化,加碼演出?──歷史課綱「微調」後的康熹版臺灣史課本(吳俊瑩)

順民文化,加碼演出?──歷史課綱「微調」後的康熹版臺灣史課本

吳俊瑩

課綱「微調」(以下省略引號,但請讀者留意,「微調」二字是障眼法也是呼攏的),無論外界怎麼擋,老師出手擋、學界連署擋、立法委員擋、公民團體擋、法院也來擋,似乎擋不住。如果再擋不住,九月可能就如期上路。現在根據微調課綱修改的教科書已經陸續完成審定,部分出版社已經把樣書送到學校給老師準備選書,發給九月入學的高中高一新生。承蒙某位在天龍國任教的老師相助,我取得了康熹、三民、龍騰三本課本,本來想等收齊了再來看看調成什麼樣子,翻開康熹版,再比較龍騰與三民之後,讓我覺得不先寫不行。

先說結論,康熹版可以說是課綱微調的樣板,還有加碼演出之嫌。

結構方面,「康熹版」分作四篇,完全照課綱的結構。但微調前的康熹版課本,分作十一章,有自己的脈絡,分節也不受課綱的主題或重點所限。微調後,課綱的單元名等於課本篇名;戰後微調課綱的主題名,康熹版直接作為章名,隻字不差。

各篇以下的內容調整與章節安排,更是隨著微調課綱起舞:

一、早期台灣部分,微調課綱以減少舉例為由,刪除蔴豆事件與濱田彌兵衛事件,康熹版保留蔴豆事件,但配合微調課綱,刪除可以作為東亞海域勢力貿易衝突的濱田彌兵衛事件。反觀龍騰版仍舊保留,放在正文旁的「+知識家」欄內;三民版則依舊將該事件放入正文內,作為討論荷蘭當局競爭對手的例示。康熹版的給我的感覺是,微調前就已經看不到對於臺灣地理位置特色的深刻說明,以及東亞情勢起了什麼變化,對於近年來台灣史學界豐富的海洋史研究成果,本來就吸收不多,現在連濱田彌兵衛也刪除,成了幾乎看不見「海洋」的早期台灣史,只望見陸地。

二、微調課綱將「鄭氏」改為「明鄭」,康熹版第1章第2節的標題,沒有意外地,跟著改成「明鄭統治時期」。此外,還為了使用「明鄭」一詞做了補充說明:「由於鄭氏政權遵守君臣份際,不但奉南明桂王為名義上的統治者,且沿用明朝永曆為其年號,故鄭氏政權在臺時期,亦可稱之為明鄭時期」。但在微調前,康熹版的課本用的是「鄭氏統治時期」,微調後,高舉「明鄭」。

三民版,在第二章第三節的「漢人政權的建立」下,微調前原有一個主題稱「鄭氏政權的政治發展」,現改稱「臺灣第一個漢人政權」,有意迴避「鄭氏政權」用字,同時可能為了應付微調課綱,用附註的方式,指因鄭氏三代皆奉明正朔,並未稱帝,因此有人稱之「明鄭」,但亦言「永曆帝死後,未擁立新帝,南明已經成為歷史,奉正朔的形式大於實質」。微調後,三民版雖仍保留關於鄭氏王朝在臺灣建立政權的敘述,但也做了修改,原本有一段話是「鄭經在回覆清廷官員信函時也表示,『建國東寧』,『別立乾坤』,儼然是獨立王國,與大清帝國隔海對抗。」微調後,卻刪除了相當關鍵的鄭氏政權定位的敘述——「儼然是獨立王國」七個字不見了。龍騰版的節名仍是「鄭氏統治時期」,對於「明鄭」一詞,只在課文敘述中提到一次,而且夾雜在「鄭氏政權」的敘述裡,稱「鄭氏政權三代優禮明朝宗室,奉南明桂王名義上的統治者,以永曆為年號,鄭氏三代在臺時期乃稱之為明鄭時代。鄭氏政權可說是臺灣歷史上第一個漢人政權」,似乎帶有將「明鄭」當作歷史分期的用意,而不用來描述政權的性質。行文時,除使用「鄭氏政權」外,也見使用「鄭氏集團」、「鄭氏」,並無使用「明鄭」作為代稱,甚至有表示歷史分期的敘述,使用「鄭氏時期」。
至於課綱另要求說明關於鄭氏王國「覆滅的經過」,康熹版用了3頁的篇幅,說明「明鄭政權的衰敗」過程,康熹版在微調前就是如此,但「鄭氏政權與臺灣」的敘述,照理說應當是本節主題,篇幅約僅有2頁半,這種比例明顯失衡,主從不清的情況,在課綱微調前就已存在,不能算作受到微調課綱的影響。

三、劉銘傳在臺新政的評價,微調課綱已經定調要寫「使臺灣成為當時全中國最先進的省分」,康熹版在微調前的課本,原寫「已使臺灣成為清廷統治下最進步的一省」,微調後改為「且成為當時清廷統轄下最先進的省份」。康熹版亦步亦趨,跟著微調課綱,把「最進步」調成「最先進」。但不是所有教科書的編者都買這個賬,龍騰版跟微調前一樣,沒有對新政做出總結式的評價,行文中還特別帶到新政的「副作用」。(詳見:http://ppt.cc/TNwW)。三民版比較特別,微調前的敘述是「臺灣也成為清帝國近代化程度最高的省份」,微調後反而加了「之一」二字,成為「臺灣也成為清帝國近代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意義大不同。這三本教科書都是大學教授編著或主編的,他們都是在大學教授臺灣史的正教授,龍騰、三民版不買微調課綱的賬,也都能過審定。由此可見,康熹版改成這樣樣子,不全然是外部力量所逼的,毋寧是順民文化有以致之,遂照單全收乎?

四、最惹社會各界注目的日本統治時期,微調課綱規定加上「殖民」二字,康熹版第三篇的篇名完全照搬,改稱「日本殖民統治時期」。但三民版稱「日治臺灣」,連改都沒改,龍騰版稱「日本統治時期」,二本照樣通過審查。比較令我意外的是,康熹版還為課文標題使用「日治」,特別加註說明:「『日治』為『日本本殖民統治』之簡稱,下文皆稱『日治』」。這似乎是為了告訴審查人,我用「日治」實已內含「殖民」二字在內,千萬不要誤以為「殖民」被排除在外。這是何等的自我審查的心理,是在向跟課綱俯首稱是還是向審查人交心?還是二者皆是。


五、強化日本時代臺灣與中國的互動,是微調的主要方向,微調課綱新增「1-3 說明臺灣與甲午戰後晚清變法運動與辛亥革命之互動,包括孫中山來臺尋求臺人支持,以及臺人參與革命及中華民國之建立」,康熹版真的是大書特書,增加「臺灣與中國民族自救運動之互動」,內容強調甲午戰後「刺激孫文創立興中會」,「馬關條約」引起康有為率領士子們「公車上書」,結論是「他們兩人分別是革命派、立憲派的領袖,因此臺灣問題成為點燃中國近代民族自救運動的引信」。甲午戰爭的戰場不在臺灣,臺灣割讓是甲午戰敗的結果,何來作為主角的「臺灣問題」之存在?再者,把中國近代民族自救運動的「引信」歸之於「臺灣問題」,這也太抬舉臺灣的角色了吧,倘若如此,又把洋務運動置於何地?
更誇張的是,康熹版為了說明臺人參與中華民國之建立,特別舉出許贊元參與起事。這點我以前已經批評過了:「許贊元,沒在日本人統治下的台灣住過一天,難道你要說他參加黃花崗,是因為日本人的『殖民政策』嗎?還有,他是課綱重點所指涉的『臺民』嗎?不論是『大改前』或『大改後』的課綱,這裡的『臺民』,最主要的指涉對象,應該是具有日本國籍的『台灣人』,人在台灣的他們,最能夠感受到日本人的『殖民政策』吧。那各位可以想想,許贊元算不算『臺民』?」(吳俊瑩臉書,2014年2月2日貼文)微調課綱的公聽會版本曾列舉許贊元,但正式公告版本已經刪除,真不知為何康熹版還特別寫上去?更可怕的是,康熹版關於許贊元的敘述,是放在興中會、同盟會派人秘密入臺發展的段落下,先說翁俊明加入,創立同盟會臺灣分會,接著說「次年,廣州黃花崗之役,臺籍志士羅福星、許贊元(1890~)兩人參與起事」。問題是,許贊元當時人不在台灣,把他放在這個段落裡頭談,問題不但很大,用許贊元舉例,根本是反歷史,為寫而寫。三民版、龍騰版在應對課綱這項要求時,用了稀釋的方式處理,不放入正文,而是放到類似補充說明的「歷史聚光燈:中國革命與臺灣」、「 +知識家」,而且沒人拿許贊元當例子。

六、微調課綱在日治時期關於「戰爭時期的臺灣」的主題下,新增「2-1 說明中華民國宣布對日抗戰並聲明廢除馬關條約、抗戰中軍民死傷慘重,以及臺人李友邦等赴大陸參與抗戰」,康熹版的編排在這裡「竟然」不照微調課綱,而是放在「第四篇  中華民國時期:當代臺灣」的開頭。以「一、國民政府宣示收復臺灣」為題,敘述相關內容,接著敘述「二、中華民國政府接管臺灣」等內容。先「宣示收復臺灣」再接「接管臺灣」,這樣的排列方式比微調課綱接得更順。臺灣人在中國的抗日活動,原本是放在日本時代「戰爭體制下的臺灣人」內敘述,新課本改放到「國民政府宣示收復臺灣」中敘述,讓這裡看起來,有宣示也有行動,可說為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奠足了基礎。
此外,微調前的康熹版,關於「臺灣接收」的敘述,原已提及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宣告廢除兩國從前所定條約的內容,並稱此「開啟了戰後收復臺灣的契機」,直接跳過戰敗國的領土處分所涉及的國際法問題,早就完全按照並接納外交部的官方說法(http://ppt.cc/Aoj5),這則不能算在微調課綱頭上。
龍騰版雖也以相當篇幅處理臺人在中國的抗日活動,但特別提到臺籍青年不只有參與國民黨政府,還包括「參與在北京、上海、廈門、廣州、重慶或延安」等地的抗日團體,特別以霧峰林家的林正亨及胞妹林雙盼為例,說明其分別投入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戰爭,在「+知識家」特別點到林正亨在二次大戰後死於國民黨白色恐怖。三民版的相關篇幅較龍騰為少,比較特別是,除了提到臺人投入中共陣營外,特別點出部分臺灣人選擇前往滿洲國及汪精衛政權發展,意在指出前往中國發展的多種選項,不是只有投入國民黨的抗日陣營一途。至於廢除「馬關條約」,三民版採事實陳述,只說1941年12月國民政府對日宣戰,「聲明廢除中日之間所有的條約」,並沒有接上如康熹版的「開啟了戰後收復臺灣的契機」,龍騰版則是根本找不到相關敘述。

七、戰後的歷史,是微調課綱變動最大的部分,微調後結構重新洗牌,從主題式改依時期編排。康熹版的第四篇,各章名稱完全照課綱主題的用字遣詞,舉例而言,第9章標題便是「從光復到政府遷臺」。龍騰版同樣配合課綱改依時序先後進行單元整併、調動,雖然照微調課綱的改依時序的編排方式,但仍有編者自己的修正想法,區分為「1970年代之前的政經外交」、「1970年代之後的政經外交」與「現代臺灣的社會與文化」,章節用字也沒有像康熹版如此緊跟微調課綱。
雖好像有折衝的空間,微調課綱在字眼上的修訂,仍影響了教科書的撰寫。龍騰本在第九章第一節的標題是「中華民國光復臺灣與遷臺」,很明顯地就是受到微調課綱的影響。倒是三民版在章節標題與內文上,並沒有見到「光復」二字,而是「開啟新時代」當作節名。在結構上,三民版仍舊維持主題式的編寫方式,分作「中華民國政府來臺」、「強人時代的臺灣」、「政治與經濟的自由化」、「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大抵延續微調前的課綱架構。

八、面對外界抨擊課綱,教育部與課綱微調委員們開口閉口的就是課綱要合憲,因此戰後部分特別新增要「敘述中華民國憲法的制定與臺灣代表的參與」,藉以表明課綱豈可自外於「中華民國憲法」,而且當時有「臺灣」代表參與。康熹、龍騰、三民皆有增補相關內容,唯獨康熹版特別,標題是「臺灣代表參與制憲建國」,奇怪?中華民國早在1912年就成立了,為何要稱「建國」?而且與「臺灣代表參與」連稱,難道是暗示戰後臺灣人已經透過這十七名間接選出的制憲國大,表明戰後的臺灣人已經完成其「制憲」、「建國」的工作?因為參與了中華民國憲法的制定,注定臺灣與中華民國 stick together?


九、戰後社會變遷方面,微調課綱將「多元文化的發展」與「中華文化」並列,變成「中華文化與多元文化的發展」,要求增列中華文化的保存與創新的敘述。康熹版為此特闢「中華文化在臺灣」,並稱臺灣在儒家文化重視秩序、教育的基礎上,「有效結合西方市場經濟思想」,「成功締造了經濟奇蹟」,這是中華文化創新的有力例證。言下之意,是中華文化跟經濟奇蹟的締造有關。對於課綱這項要求,龍騰版加以轉化,轉為介紹國民黨政府的文化政策如何藉此傳遞中國民族主義的思想。三民版的處理手法類同龍騰,皆無特別標舉出或刻意強調中華文化如何保存與創新。



綜而言之,康熹版不僅亦步亦趨跟著微調課綱,甚至還有「加碼」的情形,這已經超乎微調課綱發威的勢力範圍了。在說明戰後風起雲湧的社會運動時,康熹版的新課本特別補上二句,稱「唯社會運動的脫序行為也會對法治、經濟等層面造成衝擊,此亦成為今日臺灣社會的一大隱憂」,但先前的課本是這樣寫的:「總體而言,社會運動雖曾一時衝撞社會秩序,造成髒亂與不便,但對臺灣的政治體制由威權轉向民主,社會價值由一元變為多元,頗有貢獻」。顯然認為小過不掩大功,但新版從小過的「髒亂與不便」,「升級」為脫序、衝擊法治、經濟。這是編者近來有所體悟,還是嗅到了什麼樣的政治風氣,於是加碼演出?

面對課綱微調,從結果上而論,教科書的編者,還是有能夠「抵抗」審定的空間存在;亦步亦趨,不是唯一能走的路。在康熹版,看不到抵抗,也不見屈從,只見依從。提一下康熹版教科書的編著者吧,即鄭政誠和趙祐志,前者是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後者是新北市立新北高中的專任教師,也是清華、真理二所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二位都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的博士,研究專長都是臺灣史。

    
寫完這篇落落長的文章,我有點驚訝,同時也有點難過,雖然有點不相信,事實就擺在眼前。不禁想問:歷史學的專業尊嚴在哪裡?只知服從「上意」的公民還是公民嗎?

附記:本文用以比較的康熹版舊課本,版權頁註明2012年7月出版(二刷)。2015年4月25日追記。

(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大家迴響暢談;請相互尊重,勿攻擊、謾罵。回應時請至少選擇「名稱/網址」身份(可只填寫名稱、網址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