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反課綱「微調」最新發展的幾點回應
周婉窈
(輯自2015/3/13、2015/3/16兩日周婉窈臉書貼文)
一、2009以前課綱委員沒有保密不保密的問題
針對一審敗訴,日前教育部長表示:1、基於保護未來課綱審議委員權益,會繼續上訴。2、依照過程慣例,委員名單會在課綱實施時公開,但過程不公開。(《聯合新聞網》2015/03/10:http://goo.gl/0u8liO)
奇怪耶。過去不管95、98,課綱委員都沒有保密與不保密,或刻意不讓人知道的問題。我個人擔任過95暫綱委員,我也詢問擔任過98課綱委員的幾位教授和高中老師,都沒有保密的問題。一位高中老師還說,因為他是代表其他老師去參與課綱的擬定,都還要盡量和同事討論呢,要保密個什麼?這點各位可以去廣為探問,相信結論是:沒有保密的必要。但是,從98課綱被強行拉下之後,怎麼就變成「機密」了?2013年11月的檢核小組更是秘密到極點。現在12年國教的課綱委員也是「極密」。為何過去95、98都不用保密,現在就要保密?是要複製課綱微調「黒箱+外行」的模式?等公布課綱,大家傻眼,已無法挽回。
吳思華部長新上任,可能不了解過去的情況。希望他能多探問,不要被前任和下屬害了。
二、課綱「微調」當然不是字數問題
日前教育部長承認微調23%,有網友認為我們好像隨著教育部起舞。不是的,從去年1月到3月10日以前,教育部從來不承認「微調」的幅度,只提改了哪個名詞,哪裡加了「被迫」,媒體跟著報導,誤導社會大眾。如果只是幾個名詞的更動,雖然可議,也不會引起這麼大的反彈。我們花了很多力氣製作表格,教育部甩都不甩,現在終於承認改了23%,雖然打了五折以上,但總算間接承認「微調」不是「微調」。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教育部才可能面對「微調」欠缺正當性的問題。
「微調」當然不能化約為字數問題,但光字數的大幅度更動就講不過去。課綱是相當技術性的問題,社會大眾很多人其實分不清楚「課綱」和「教科書」,如何讓大家了解「微調」的問題,很不容易。至於內容,我們也做了分析。這個「微調」,張茂桂教授一語道破,指出:「微調」在史觀爭議上,是「促統派 vs.所有其他光譜」,不是傳統的「統 vs. 獨」的政治問題。Mau-kuei Chang臉書, 2014/02/07)課綱微調如此,12年國教是否也如此?我們是要拭目以待呢,還是逼教育部資訊透明公開,接受監督?
三、教育部的微調23%是怎麼算的?
關於微調字數的比率,吳思華部長說「逐字計算僅調整23%」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134988/
我們一個字一個字「精算」是60.4%。如何算,我們給出詳細的說明。教育部的23%,應該是「微調」後的總字數減掉原總字數,再除以原總字數的結果,也就是增加了23%的字數。根據我們的統計:(2404-1937)÷1937=0.24。兩邊差0.01,很可能是半形字的算法不同;我們將半形字當成0.5字,如「1920年」算3個字。很好奇教育部怎麼算出23%,願聞其詳。
以總字數來計算,其實很奇怪,因為「今天很冷」改為「今天很熱」,總字數一樣,在這個算法裡,等於改了0%!即使不管內容,總字數增加23%,再怎麼硬拗,都不會是「微調」。
四、相關文章清單與網頁連結
以下是課綱「微調」於2014年1月曝光後,相關文章和連結,敬請參考。倒數第一篇是我於2010年2月10寫的,文章很長,不敢勞煩讀者,想知道「源頭」的朋友再點閱吧。整個課綱的問題是2008年秋天98歷史課綱被強行拉下來後的一連串發展,每下愈況。這期間,教育部長從鄭瑞城,到吳清基,到蔣偉寧,到今天的吳思華,已經換了四任部長了,而我們還在奮鬥,是誰致之?
倒數第二篇是金仕起教授的文章,是目前唯一關於中國史課綱「微調」的文章,寫得很深入,很值得細讀,本人大力推薦。
最後,很感慨的是,98歷史課綱是目前公認最好的課綱,卻夭折了。這不是臺灣社會的倒退,又是什麼呢?
周婉窈,〈讓我們以公民力量拒絕「微調」後的臺灣史課綱!〉2014/01/28
周婉窈,〈「黑箱大改」的臺灣史課綱,為何非抵制不行?〉2014/02/01
吳俊瑩,〈在課綱發明歷史〉2014/02/12
吳俊瑩,〈課綱說:平埔族的歷史不用寫〉
2014/02/17
吳俊瑩,〈是微調還是「教條」?〉2014/03/12
周婉窈,〈懇請持續支持反課綱「微調」的公民抗爭(附立法院公聽會發言)〉014/04/29
周婉窈,〈史記文化高一臺灣史教科書的前因後果〉2014/05/06
吳俊瑩,〈課綱修改真的是藍綠惡鬥嗎〉014/08/27
金仕起,〈高中歷史課程中的中國史〉2014/11/28
周婉窈,〈新政府撥亂反正?還是歷史教育大復辟?〉
2010/02/10
五、Watch out:「更大的闇黑力量正在運作未來的國教課綱的制定」!
十二年國教領綱正制訂中,目前哪些人在擬課綱,會議如何開,一概不透明、不公開。秘密到極點,徹底違反2009年以前的作法!!
以下是張茂桂教授在這個臉書上則貼文的留言,徵得同意放到動態欄,希望更多朋友注意、關心這個「恐正在以更大的『黒箱』方式進行」中的國教領鋼的制訂。它的影響更巨大、更深遠。教育部沒有理由極秘作業,過程必須公開、透明。
~~~~~~~~~~~~~~~~
張茂桂教授的留言:
課綱委員因為一定要出席公聽會,要舉辦多次的座談,根本無法也不應該保密。說課綱委員名單需要保密,這是不可能也不可思議,和實際情形也不符合。但是國編館的時代,在教科書審查委員會運作時,國編館卻曾提醒我們教科書審查委員名單這不便對外公布。因為涉及到教科書市場利益,不公佈委員名單可以想見。但是國編館並沒有嚴格限制委員自己公開自己的身分。我們好幾次在所謂「三方座談」或者面對面溝通時,一定都需要自我介紹出席的委員,而且如果是召集人,必需擔負最後責任,因此也無法保密,或者,不應該保密。事實上是所有書局以及編者只要見面幾乎都一定知道委員是哪些人。但是審查意見的當事人,最後只呈現審查委員會的共同意見,所以個別人的姓名,實際上是匿名掉的。此次所謂「微調」的問題,是一開始檢核小組就秘密進行,事後名單也不公開,而被行政訴訟的課綱審議小組(並非一般想像中的「審查」小組),只要能「依決議書公開當時主席如何進行投票的錄音紀錄,以及所謂的「投票」計算的記錄」我看一堆過去曾經圓謊的學者/官員都要露出原形。這確實很嚴重,但是我也要指出一點:這個分組審議,其實就課綱發展來說,是很末端的問題。課綱在進入審查前,就有很長的醞釀以及討論,也有在國教院端的內部審議過程。這些過程的黑箱問題,才是問題真正的核心。「微調」的黑箱最黑的地方,是在「檢核小組」的組成與授權(感謝鄭麗君委員不放棄找出一部分真相),而現在正進行的十二年國教的社會領域領綱與分綱的小組,恐正在以更大的「黑箱」方式進行中。如果要揭露黑箱,不能只盯住為「微調案」,更不能僅僅咬住高中職分組審議的會議,這樣只會錯過更大的闇黑力量正在運作未來的國教課綱的制定。
張茂桂教授留言截圖 |
(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周老師,新課綱被「台灣人權促進會」提告行政法院的,不是「委員名單」的問題,而是「委員『個人發言紀錄』」和「記名投票單」的部分。
回覆刪除法院在審的跟您這篇提的,是不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