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2014年11月30日 星期日

高中歷史課程中的中國史(金仕起)

高中歷史課程中的中國史


金仕起(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教不完的中國史



臺灣民眾臺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分佈(1992年06月~2014年06月)(圖片來源:政大選舉研究中心,http://esc.nccu.edu.tw/course/news.php?Sn=166

2011年夏天,教育部在備受歷史學界質疑的情況下,公告了高中歷史「101課綱」。[1]顧名思義,這份課綱從2012年秋天開始實施。翌年(2013)春天,高中中國史的授課時數也按這份課綱的規劃,由「95暫綱」中的1個學期擴增為1.5個學期;不僅如此,高中歷史教科書裡的中國史內容也同步增加了。為什麼要增加高中中國史的授課時數呢?官方說法是,高中歷史教師反映:「中國史授課時數不足」。[2]不過,「101課綱」實施至今,「中國史授課時數不足」的問題依舊,教不完的情況仍然時有所聞。在教學現場裡,除非老師們馬不停蹄地趕進度,否則,不是高一上學期的臺灣史得被迫縮水提早上完,就是高二上學期後半的世界史得受到擠壓晚點上,中國史才能勉勉強強在2個學期內教完。換言之,同步增加授課時數與教學內容,並未如預期地解決問題,而是使問題更加惡化了。在惟恐中國史教不完、學不了的情況下,不但老師教學的自主空間受到排摒,同學們從做中學的餘裕也跟著消失。無論如何,教學現場的災情出現了,我們該怎麼收拾呢?繼續依增加中國史授課時數和份量的方向修改課綱嗎?

實在很遺憾,因為政府教育主管部門「教條」優於「事實」、「政治」高過「專業」的考量,短期內我們是很難根據歷史事實和史學專業,把課綱修改得比較適合教學了。可是,為了未來的公民著想,關心高中歷史教育的朋友們也不妨現在就未雨綢繆,試著先想想以下幾個問題:一、一門課程之所以無法如期上完,除了歸咎「授課時數不足」這項因素外,還有沒有其他可能原因?會不會是課程目標、教材設計、教具運用、師資養成,或其他的配套出了問題的結果?二、在一個自由社會中,網路資訊爆炸的世界裡,考慮課綱的角色,是為了方便官方照本宣科,把教科書的編寫和教學自主性綁死,還是應該尊重教科書編寫和使用者的主體性,根據史實和專業共識,以柔性方式提出建議呢?三、在已經有超過6成的成員認為自己是臺灣人的國家中,主政者要求未來的公民不成比例地去學習明明是另一個單一國家的歷史,正當性何在?能不能把格局放大、眼光放遠,替未來公民多著想,從動態的世界史視野和歷史核心能力的養成角度去多作點思考?

2014年8月28日 星期四

課綱修改真的只是藍綠惡鬥嗎?(吳俊瑩)

一、前言
今年年初爆發的高中歷史課綱「微調」,稍不一察,很可能會被不明就理的說法帶到一種藍綠各打五十大板的理解中,把課綱修訂當成是隨著政黨輪替的政治對抗現象,認為藍綠只是被意識型態沖昏頭,誰執政就改成誰要的課綱,反正課綱就是政治洗腦工具,沒有所謂的好壞,彷彿課綱調整如同鐘擺,誰執政就往哪邊擺。
但果真是如此嗎?難道歷史教育真的沒有專業,只能是政治的附庸?2000年以來課綱的調整,難道如某歷史學者所言,是一場「鬧劇」?[1] 真難道從沒人真想把課綱修得好一點?

2014年7月23日 星期三

公民不服從‧反課綱微調持續中:「違」調到底「危」調了什麼?(周婉窈)

上星期一(07/14)教育部長蔣偉寧因論文掛名問題「閃辭」,當時我最希望他打包時,也將「微調」課綱打包走。當然,那只是私衷的希望,教育部已經在今年2月10日強行通過微調課綱,並予以公布,理論上,根據微調課綱修改的高中歷史教科書將於明年秋天開始使用。近日有網友來問:我們能做什麼?三一八太陽花運動以後,公民意識大大提高。政府倒行逆施,人民只有自力救濟,套用三一八流行句型:自己的歷史自己救;當亂調已成事實,拒絕就是義務。如果老師、家長、學生以及地方政府都認知到,「微調」課綱嚴重違反程序(違調),臺灣史部分由外行人超大幅度亂調(危調),大家一起以自己能做到的方式,出聲並拒絕採用據此改編的教科書,不信公民力量擋不住荒腔走板的課綱大暴走。
臺灣史課綱「微調」不是微調,是巨調,光看就字數的更動就非常清楚:平均60%,戰後的單元高達140%──也就是說,原本你寫100個字,他就這100個字給你或增或刪,更動幅度達140個字──內容一分析下來,其實已到了「面目全非」的地步。
有朋友問:到底改了什麼?一般讀者對課綱大都不熟悉,很容易將課綱和根據課綱編寫的教科書混淆在一起,以為課綱就是教科書。簡單來說,課綱是「課程綱要」的簡稱,就是「綱要性」地規定教科書要有哪些內容,課綱公布之後,出版社根據課綱找學者專家來編寫教科書,編好後送教育部審查,審查通過後,取得「執照」才能印行。目前我們是「一綱多本」,也就是有好幾個版本可選擇,每個學校再根據各自的選書機制,選擇給學生上課用的版本。所以決定教科書內容的過程有兩個,首先是課綱,其次是課審(課本審查)。「微調」後的課綱,就會決定新課本如何編寫;課審會如何審查也是關鍵。如果「自己微調自己審」(有此危機,詳後),那麼,保證新課本「倒退嚕」(後退),不知退回哪個年代了!
課綱的內容分析很細瑣,須一條一條看,我擔心太繁瑣,篇幅也會太長,在這裡盡量用舉其大絡的方式來談。首先,這個「微調」後的課綱有三大問題:

一、違反課綱撰寫原則。
此話怎說?我們在前面提過,課綱是綱要性地訂定教授內容,既然是綱要性的,就要盡量簡明。課綱分四層:單元、主題、重點、說明。即使字數最多的說明,只列出教科書的書寫方向和要項,並不做「價值判斷」或「歷史論斷」。「微調」課綱多處違反這個原則,例如,單元二:主題(三)重點1,新增加1-3(注意喔,新增加的):「1-3 說明清廷在臺灣的現代化建設如電報、教育和鐵路,使臺灣成為當時全中國最先進的省分。」(底線為作者所加)請注意「正常課綱」不會規定要寫「使臺灣成為當時全中國最先進的省分」,這是不是外行人的「想當然耳」?要跟哪些省分比,廣東省?湖南省?要怎麼比?要讚美清廷,也不須這樣吧?實際上要不要這樣寫,是教科書編寫者的選擇,然後就看課審會要不要給過。「正常的課審會」其實是很寬鬆的,通過機會不小,但作為課綱,就是不應該這樣規定。
再舉個例子:三/(三)/3/3-1:「3-1 說明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臺灣人民被捲入戰爭的種種面向,包括軍事動員、物資統制、社會動員、婦女被迫做慰安婦等,以及戰爭後期盟軍轟炸臺灣的狀況。」劃底線的是新增加的五個字。這裡有教育部的障眼法,想讓臺灣民眾以為「微調」只是改了幾個字,如加「被迫」等字,也導致一些人士以為真的如此,陷入爭論被迫或非被迫的泥淖中。問題在於:課綱在體例上就不該增加這些字眼,被迫與否是教科書要去著墨的。不然,前面的「軍事動員」、「社會動員」也都應該加「臺灣人民被迫」了。

二、擠壓作用。
「微調」課綱很大的一個問題是造成內容的擠壓作用,它不用刪掉原來的要項,就有刪削的效果。例如:三/(一)/1原本有三項「說明」,「微調」後維持三項「說明」,但原本的1-3被拿去和1-1擠,空出來的1-3讓給這樣一項新增加的內容(新增加的喔):「說明臺灣與甲午戰後晚清變法運動與辛亥革命之互動,包括孫中山來臺尋求臺人支持,以及臺人參與革命及中華民國之建立。」原來的1-3是:「說明由武官總督到文官總督統治的變化,包括三一法、法三號,並提及治安警察法的頒行。」這內容有夠多要寫的,結果去和1-1擠,擠成這樣:「1-1 說明乙未之役及其後日本人採用軍警壓制手段、實行六三法、籠絡紳商以穩固其統治的措施,並述及殖民當局的『理蕃政策』。並說明其後由武官總督到文官總督統治的變化,包括三一法、法三號,並提及治安警察法的頒行。」(底線為筆者所加,原1-3。)
若要做比喻,這就像客廳有三個座位,大家坐好好的,突然來了一個不速之客,硬要其中一位讓位,於是第三個座主去和第一個座主擠,一人座要兩人坐,若要坐安穩,只好各瘦一半的身。讀者諸君可能會說:不會就寫長一點?當然可以,但教科書有一定的篇幅,多一大項「說明」,就會壓縮原本的內容。
這類的例子很多,再舉一例:三/(三)[原(二)]的重點原本有兩個,「微調」後增加「2.臺人與抗日戰爭」,連帶地說明就多出一項:「2-1 說明中華民國宣布對日抗戰並聲明廢除馬關條約、抗戰中軍民死傷慘重,以及臺人李友邦等赴大陸參與抗戰。」

三、偷天換日。
「微調」課綱有些地方好像只是增加幾個字,但它的效果卻巧妙得很,足以扭轉乾坤。例如原來的單元四主題(四)重點2是「多元文化的發展」,說明2-1是「說明臺灣文化的多元發展及其與世界文化的交流。」您看這是「微調」後的版本:原重點2變成:「3. 中華文化與多元文化的發展」,相應的「說明」變成:「3-1說明中華文化在臺灣的保存與創新,以及文化的多元發展。」咦,世界沒了!讀者諸君,您或許記得2012年5月教育部突然發給課審會一份「民眾意見」,它的「強烈修正建議」的第四項就是:「中華文化為主體原則」,建議:「(1)在提及臺灣文化的多元發展時,應強調中華文化的主體地位,也不應以切割中華文化和臺灣文化的方式來解釋此一發展。(2)在提及臺灣這個移民社會時,也應強調在漢人大量移民後,中國人和中華文化已經成為主體的事實。」簡單來說,中華文化是主,其他是從。文化有主從,還是多元文化嗎?
以上「微調」課綱明顯可見的三大問題。您從上面引的修改內容,或許已「嗅出」課綱暴走的大方向。為了不要寫太長,以下就容許我用「表意」的方式來呈現。以下的英文字母分別表:T:Taiwan, C:China, W:World, J:Japan, I:Indigenous peoples(原住民)。&代表「與」。

就內容來說,我們可以發現幾個增刪原則:
一、增加T&C。
增加幅度很大, 例如:
1、漢人來臺、澎的緣由與經過,如宋元對澎湖的經營及明代顏思齊、鄭芝龍等來臺,並說明原住民族和漢人的互動。
2、中法戰爭期間,臺灣在劉銘傳的領導以及民間如林朝棟等的支持下擊退法軍。
3、臺灣與甲午戰後晚清變法運動與辛亥革命之互動,包括孫中山來臺尋求臺人支持,以及臺人參與革命及中華民國之建立。
4、中華民國宣布對日抗戰並聲明廢除馬關條約、抗戰中軍民死傷慘重,以及臺人李友邦等赴大陸參與抗戰。
5、新型態本土知識菁英受到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的影響與作為。
6、說明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內容與中華民國政府光復臺灣。並敘述中華民國憲法的制定與臺灣代表的參與。

二、刪掉T&W。
如刪掉:
1、敘述荷、西及鄭芝龍時期臺灣與世界體系的互動。
2、明鄭與荷、西所訂條約的內容,並述及其與清朝的談判(不要我們知道鄭清和戰?)。
3、說明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臺灣的政治變遷。
4、簡述中華民國政府從代表中國到外交孤立的歷程。
5、臺灣歷經工業化、都市化與國際化後的變遷。
6、臺灣及其與世界文化的交流。

三、刪掉I&J。
如刪掉「日本人與臺灣原住民的接觸」、「濱田彌兵衛事件」。「麻荳事件」也連帶被刪掉,不知原因何在?

四、增加漢人和ROC人物。
如:顏思齊、羅福星[半個漢人]、林朝棟、孫中山、李友邦、孫運璿、「辜汪」會談。

五、強化ROC歷史。
如上所說,戰後的單元已經面目全非,日後有機會再分析。在此,只列舉幾個增加的「說明」項目:
1、說明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等土地改革的過程與影響,以及政府推動地方自治的過程及其對民主發展的意義。
2、說明臺海對峙、八二三炮戰、反共政策與白色恐怖。(劃底線表原有字句,下同)
3、敘述為捍衛釣魚臺主權而引發的保釣運動,並說明政府退出聯合國以及與美國斷交的過程。
4、說明十大建設、科學園區、資訊業的發展;並介紹此階段重要經濟政策的推手如孫運璿等。
5、敘述此時期兩岸關係的演變及具有影響性的重大事件,從三不政策、開放探親、國統綱領、辜汪會談、飛彈危機到世界分工體系下的兩岸經貿關係。

六、強調清廷和ROC對臺灣的貢獻,反之,負面的就屬J。
例如:
1、清統治時期新增:「說明清廷在臺灣的現代化建設如電報、教育和鐵路,使臺灣成為當時全中國最先進的省分。」
2、日治時期不只刪掉基礎建設中的「舊慣、人口等」二大調查,「以及交通、電氣、金融、新式教育等的推展」,以及經濟發展的「農業改良」;並新增:「並討論殖民政府對臺灣人民經濟與土地的侵害,以及多數貿易由日本商社所壟斷」。
換句話說,刪除日本的近代化貢獻,增加剝削面。真可說超「厚清薄日」的。ROC的貢獻,昭然若揭,就不用細談了。

戰後的單元,光是字數就改了140%,等同大幅度改寫,尤其將白色恐怖放到反共政策的脈絡中,有正當化白色恐怖之嫌。對比公民課綱拿掉白色恐怖,歷史課綱又做這樣的修改,這是我們要格外留意的。

課綱「微調」,最大的問題有三:1、程序違法。2、黑箱作業。3、任由外行人大改臺灣史。內容上的問題,我們已列舉如上。在這裡還要囉唆幾句:前一陣子引起側目的「史記文化」高中歷史教科書其實還是根據101課綱撰寫的,都可以寫成那個樣子,那麼,根據「微調」課綱撰寫的教科書,只會更嚴重吧!據悉:去年史記文化在送審過程中,三位臺灣史學者受不了非學術的外力干擾,都請辭了,導致目前課審會並無臺灣史專家。現在課審會召集人是「微調小組」的黃麗生教授。據說,該小組唯二的歷史學者(非臺灣史專業)的另一位也在課審會中,那麼,到時候當然就是「自己微調自己審」了。引發這麼大爭議的人士就在課審會中,是否應該迴避?臺灣旅遊業已成一條龍,導遊受苦受難,難不成歷史教科書從課綱訂定、微調、到審查也是一條龍?

橫柴入灶,怎麼辦?二月間鄭麗君立委、呂忠津教授、黃帝穎律師、何欣純立委一起從法的角度切入,提起訴訟;公民老師們也還持續奮戰中,臺灣史學界的師生也沒怠惰,大家都還在努力中。在此,懇請關心此事的公民朋友,各自找到自己的使力點,大家集力集氣,阻止違法‧黑箱‧外行三合一的「微調」課綱化為教科書,在課堂上傷害我們的歷史教育。如果你是高中老師,請堅持選書機制;如果您是家長,請要求校方繼續使用101課綱(雖然它比夭折的98遜色);如果你是學生,請說出你要專業課綱,拒絕青春的浪擲。如果您有認識教科書出版商,請他們繼續觀望,不要輕易花冤枉錢。我們都是公民,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向地方政府表達您反課綱微調的態度。眾志成城,不信擋不住這暴走的課綱!
課綱「微調」大表格在這裡:http://goo.gl/eIknRH
修改的字數統計:http://goo.gl/X1qCOk

(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2014年5月20日 星期二

學者:課綱「危」調變黨綱 戰後史面目全非

民報2014.05.18記者林冠妙/台北報導

教育部微調高中「國文與社會領域」課綱,引發各界強烈反彈,而日前曝光的史記出版社高中歷史教科書,因出現「台獨運動會讓台灣的社會陷入國家認同錯亂」等內容,台大歷史系教授陳翠蓮痛批,新課綱為了將台灣和中國歷史作更多連結、美化中國國民黨威權統治,大幅翻修了戰後台灣史,幾已達面目全非的程度!

史記文化出版社高中歷史教科書,將台獨運動描述為「對中華民國與憲法的否定,會讓台灣社會陷入國家認同的錯亂,不利未來發展」,引起各方爭議,並有學者擔憂,這個在2013年經教育部審查通過的「史記版」,是否會成為微調後的歷史教科書「範本」,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與全國家長團體聯盟今(18)日舉辦「教育決定台灣的未來?─從歷史課本爭議談起」研討會,邀請專家學者、鄭麗君立委及作家馮光遠進行討論,許多關心此議題的高中老師、大學、高中學生、家長亦出席與會,而年紀最小的是位國三學生,會中討論熱烈,研討會延長了二個小時才結束。

檢核小組無台灣史學者 有研究國民黨史學者

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史英表示,檢核小組的十個審查委員,只有二位歷史學者,卻有好幾位政治學者,歷史教育受政治左右非常明顯,他諷刺,平時老師要找反面教材很辛苦,常常得去Google中時、聯合的社論,但現在教育部已幫大家編好一本現成的負面教材了,他批評「部分事實就是謊言」,而統治者常把教科書編的讓學生不想看、看不懂,只好囫圇吞棗,結果就是成為統治者的奴才。

陳翠蓮批評國民黨處心積慮、偷偷摸摸、無所不用其極的微調課綱,課本在2013年就通過且寫好了,2014年2月課綱才公布,課綱根本是照「示範本」在修改,嚴重違反程序正義。10位檢核小組成員中,沒有一位是台灣史學者,其中世新大學的李功勤教授,從事的是國民黨精英的研究,而自稱台灣史專家的王曉波,是專挑對中國有強烈向心力的台灣人作擴大的歷史解釋,雖然也有研究蔣渭水,但在他的塑造下,蔣已完全變成另外一個人,課綱修改竟是由這些人在主導?

陳翠蓮指出,新課綱不但強調中華民國政府統治台灣的合法性,如台灣代表參與了中華民國的制憲,又為國民黨威權統治開脫,在公民課本中刪除白色恐怖對人權的危害,「為228找藉口、為白色恐怖找理由」,不斷凸顯國民黨統治下的經濟成就,除加入三七五減租、十大建設等,並特別介紹經濟發展推手孫運璿等人,還提示國民黨開放黨禁報禁、解嚴、國會全面改選與總統直選等民主貢獻,戰後台灣史已被改的面目全非!不只反獨促統,還大改教科書為特定政黨服務,讓人驚呼「課綱成了黨綱」!

為威權統治者抹粉 蔣偉寧成護航小弟

陳翠蓮說,戰後台灣史課綱架構全面翻修,為威權統治擦脂抹粉,完全只因中央大學朱雲鵬教授在檢核小組會議上的「臨時動議」,若不是鄭麗君立委公佈錄音帶,還害大家誤會了王曉波,不知原來「功在黨國」的真正幕後黑手是朱雲鵬。課綱只強調國民黨政府的正當性、合法性,但蔣偉寧卻一昧的為這些出版社護航,簡直就是他們的小弟。

政大台灣史研究所所長薛化元也抨擊,課綱微調過程中,不僅完全不尊重專業,程序也是大有問題,他提醒大家,微調的課綱不是98課綱,而是101課綱,是馬英九上台後重新組成的課綱委員會,且至少換了三位召集人才定案。他以歷史第一冊為例,台灣史「微」調了36%,竟沒有中研院或全國各大學的歷史系所台灣史專業教師參與。

而在程序上,薛化元批公聽會通知倉促,有的學科中心連正式公文都沒收到,教師根本來不及報名,不但事先不知道微調課綱的內容,會場也沒提供完整的課綱,行政作業更是訊雷不及掩耳,1月24日國教院召開課發會,隔天教育部隨即召開課審會分組會議,27日舉行的課審會也不理會之前會議的決議,不記名通過微調課綱,不僅專業性受質疑,連修改的程序都不具正當性。

蔣介石曾說台灣地位未定 王曉波:蔣介石違憲

有關「日治」改成「日據」,薛化元質問,若日本是違法統治台灣,如何把違法得來的財產轉移給中華民國政府?至於「台灣地位未定論」是美國的陰謀之說法,他曾和王曉波針對微調課綱對話,向王曉波提出,蔣介石在1949年1月發電報給省主席陳誠「台灣還不是我國的領土,只是我國的託管地」,王曉波竟回答他「蔣介石違憲」,他實在無言以對,連蔣介石都同意台灣地位未定論,就無所謂美國的陰謀了。

板橋高中歷史老師黃惠貞憂心史記版的示範效果,會讓出版界出現寒蟬效應,是否不照「示範版」就沒有經濟效益?現今30歲以下的歷史老師,若不是主修台灣史,根本就沒有念過台灣史,要怎麼教?只有照教科書「照本宣科」。教育部長蔣偉寧強調,課綱微調合憲、合法、合程序,北一女退休歷史教師單兆榮則提醒,希特勒就是在完美的威瑪憲法中所產生的獨裁者,大家要小心。

台大歷史系教授花亦芬主張放棄「一書吃到飽」的心態,應出版優質的課外補充教材,同時提供學生及老師參考,至於「學校不應談政治」的說法,她回應「不讓學生談政治,就是很政治的事」,若學校不能談政治,要如何從事公民教育?政治系是否應先取消?「鼓勵學生關心各種公共議題,才是好的教育」。

(來源:民報2014.05.18報導)

2014年5月19日 星期一

高中歷史教材挺中 學者轟:惡劣

蘋果日報2014.05.18 記者蔡永彬/台北報導

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等團體開研討會,批評教育部的課綱微調和史記出版社的高中歷史課本。蘋果日報記者/蔡永彬攝
日前教育部微調高中國文、歷史課程綱要爆爭議,最近史記文化出版社的高中歷史教科書示範本內容,也引起部分人士不滿;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全國家長團體聯盟今天開研討會,左批教育部、右罵出版社。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陳翠蓮表示,某些教科書「為228找藉口、為白色恐怖找理由」,強調國民黨政府的正當合法性和經濟成就,教育部反而淪為這些出版社的小弟,幫他們護航。

陳翠蓮說,歷史為政府擦脂抹粉學界對課綱調整的10人檢核小組很陌生、「1個都不認識」,沒有1個台灣史研究者在裡面;她說,過去的歷史課本反共、強調統治者是偉人,現在不反共了,反而為中國崛起美言,又攻擊其它政黨,更惡劣。

陳翠蓮指出,史記的教科書中提到,1952年我國和日本簽署《中日和約》,內容提到1941年前的條約無效,所以日本在台灣的統治是在「竊據」的情況下進行,她批評這是「挑戰我們的常識」。她舉例,如果有一對爸爸媽媽結婚後又離婚,「過去的小孩是偷生的小孩嗎?」

人本董事長史英說,如果以前叫「日據」,現在可以叫「中據」,以前叫「明鄭」,現在可以叫「中馬王朝」。立法委員鄭麗君指出,民主需要全民參與,或許社會可以開始思考,教育是否需要課綱。

研討會第2場「示範本到底示範了什麼?」討論史記文化出版社的高中歷史教科書示範本。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教授薛化元指出,史記的歷史教科書維護「中國從夏、商、周以來一脈相承」,是已經不被承認的論述;他說,政大曾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二里頭考古隊隊長許宏交流,許認為尚未有歷史文物證實夏王朝,史記課本已經「超越隊長認識」,另外對原住民族的註解也不好。

板橋高中歷史教師黃惠貞表示這陣子很多學校都在選教科書,就她所知,還沒有哪一所學校選了史記版;她說史記版沒有台灣史專業人士編纂,「它是大賣場上的書,但專業人士不會拿,」連外部審查都不會通過,更別說內部審查。她還批評,教育單位沒有人跟基層教師講目標、方法是什麼,只想要塞內容給他們。

(來源:蘋果日報2014.05.18報導

2014年5月18日 星期日

課綱微調? 學者:那現在是中馬王朝

〔自由時報訊〕2014.5.18

日前教育部微調高中國文、歷史課綱,使得不少歷史學者出面怒批教育部「微調」高中歷史課綱,造成扭曲歷史的疑慮。再加上史記文化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歷史教科書內容偏頗,也引起許多相關人士的不滿。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今(18)日和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召開研討會,痛批教育部及出版社這種做法,實在太惡劣。

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陳翠蓮對教育部微調歷史課綱相當不滿,她表示,檢核小組內連一個台灣史的學者都沒有,根本是為國民黨政權塑造合法性,簡直是「為228找藉口、為白色恐怖找理由」(資料照,記者陳志曲攝)
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陳翠蓮表示,政府指派的課綱調整10人小組,竟然連1個台灣史研究的學者都沒有。而且以前的教科書教導我們要反共,現在不反共,反而為中國崛起說好話,又攻擊其他政黨,這手法相當的惡劣。這根本是「為228找藉口、為白色恐怖找理由」,只強調國民黨政府的正當性、合法性,而教育部還為這些出版社護航,簡直是他們的小弟。

對於這些去台灣化、大中國化的行為,人本董事長史英則說道,假設「日治」要改為「日據」,那現在就可以說是「中據」。而以前是「鄭氏統治」要改為「明鄭」,現在不如叫做「中馬王朝」算了。

(來源:自由時報2014.05.18報導)

2014年5月16日 星期五

教部微調課綱 律師批:害越南台商被當中國人

自由時報2014.05.16記者錢利忠/台北報導

教育部長蔣偉寧主持課審會議程,白紙黑字指出高中分組會議「同意」公民課綱微調,但媒體及與會者轉述,指會議決議「不同意」微調,此舉遭永社義務律師黃帝穎、台灣教授協會會長呂忠津告發偽造文書,台北地檢署今早首度傳喚黃帝穎、呂忠津到庭說明。

黃帝穎表示,教育部只要提出1月25日高中分組會議紀錄及錄音,就可「真相大白」,但至今不敢提出,擺明是「作賊心虛」。

黃帝穎痛批,課綱微調案除了涉偽造文書,其內容加入「大中國」史觀,嚴重違反國際現實,嚴重傷害台灣人民利益,使得越南台商被當成中國人,遭仇中暴民攻擊,外交部才趕印「我是台灣人」標誌區隔台灣與中國,教育部至今仍執迷不悟。

黃帝穎說,教育部在新課綱混淆台灣與中國,為滿足少數政客的意識形態,傷害台灣人的受教權及身家安全。

(來源:自由時報2014.05.16報導)

課綱微調爭議 蔣偉寧偽造文書案首開庭

新頭殼newtalk2014.05.16 林雨佑/台北報導

教育部的課綱微調爭議,民進黨立委鄭麗君、何欣純和律師2月時按鈴告發教育部長蔣偉寧涉嫌刑法偽造文書「公務員登載不實罪」,今(16)日上午台北地檢署首度開庭,當初告發的台灣教授協會會長呂忠津和永社律師黃帝穎於開庭前召開記者會,除了重申教育部的違法行為外,也表示外交部知道混淆台灣和中國會造成越南台商受到暴力威脅,但教育部卻依然使用大中國史觀的課綱,完全沒看清國際現實。

台灣教授協會會長呂忠津(左一)、永社律師黃帝穎(左二)拿著告發狀,今天早上於開庭前,在台北地檢署前舉行記者會。圖:新頭殼林雨佑/攝
黃帝穎指出,媒體報導教育部課審會1月25日高中分組會議結論是「不同意」課綱微調,但1月27日蔣偉寧主持的課審會議程卻將決議改為「同意」,明顯觸犯刑法偽造文書「公務員登載不實罪」,依法可處1年以上7年以下徒刑;永社也組成「課綱微調究責追訴小組」,並於2月20日正式按鈴告發蔣偉寧。

黃帝穎表示,蔣偉寧是否真的有偽造文書,教育部公布多場的會議記錄,唯獨1月25日沒有公布,只要教育部提出當天會議記錄和錄音就可真相大白,教育部卻始終不公布,明顯是作賊心虛,檢察官應該命教育部提出證據,否則依法逕行搜索、扣押。

黃帝穎進一步指出,課綱微調混淆中國和台灣的具體惡害就是,最近越南台商被當成中國人遭到暴民攻擊,外交部已經發現混淆會導致危害,趕著印製「我是台灣人」貼紙給台商區隔,但教育部卻完全沒看清國際現實,依然使用大中國史觀的課綱。

呂忠津表示,從課綱微調到最近的史記歷史教科書出現「台獨會讓人陷入國家認同錯亂」的情形,是教育部一系列的騙術,史記與其說是教科書,不如說是統派文宣品,相當荒謬;蔣偉寧身為教育部長卻知法犯法,他呼籲教育部務必退回課綱微調,回歸學術專業。

(來源:新頭殼newtalk2014.05.16報導)

2014年5月8日 星期四

彭明敏重批史記版教科書 混淆國家認同

自由時報2014.05.08 記者陳慧萍/台北報導

史記文化出版的高中教科書,將一九九六年民進黨推舉獨派大老彭明敏參選總統的歷史,評述為「讓台灣社會陷入國家認同錯亂」,彭明敏昨天重批,該版教科書脫離現實,簡直像國民黨的宣傳手冊,既膚淺又八股;台灣多數民意認同台灣是自己的國家,馬政府口中的憲法體制,連認同哪個中國都說不清楚,才是混淆國家認同。

史記文化出版的高中歷史教科書樣書,批評台獨使國家認同錯亂,被列入教科書中的彭明敏痛批該版脫離現實,簡直像國民黨的宣傳手冊。 (自由時報記者王藝菘攝)

史記文化出版的高中歷史教科書樣書,批評台獨使國家認同錯亂,被列入教科書中的彭明敏痛批該版脫離現實,簡直像國民黨的宣傳手冊。 (自由時報記者羅沛德攝)
宛如國民黨宣傳手冊
由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台大政治系教授張亞中擔任編撰顧問的史記版歷史教科書近日曝光,針對該版教科書一面倒以負面詞彙污名化「台獨」,彭明敏昨天接受專訪表示,教科書應該要超然、中立、客觀,史記版教科書竟將台灣民主化過程描繪成「破壞體制」、「混淆認同」,觀念彷彿仍停留在「反攻大陸」、戒嚴時代,令人痛心。

彭明敏說,國民黨被趕出中國已經幾十年,過去制定的憲法明顯脫離現實,不能不做處理;當年他參選總統時提出政見,是要以組成制憲委員會,請台灣各界共同討論是否制憲或修憲,這種做法並未預設立場,也符合民主原則,史記版教科書卻批評他「破壞體制」、「混淆認同」,嚴重扭曲他的主張。

針對行政院長江宜樺、教育部長蔣偉寧否認史記版教科書是「洗腦」,還宣稱該版內容是「捍衛中華民國體制」,彭明敏重批,馬政府口中的憲法體制宣稱擁有中國主權,國際社會不可能接受,是最荒唐的憲法,稍有常識的人都不會認為憲法不需要修;馬政府企圖以教科書灌輸中學生要擁護這種錯亂、不合常理的體制,「這不是洗腦,什麼才是洗腦?」

馬染指教科書 做中國代言人
彭明敏說,馬政府常把「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掛嘴邊,卻反對台獨,這種講法就像說自己「愛吃牛排,但不能吃牛肉」,充滿嚴重矛盾;台灣已有近八成民意認同台灣是自己國家,史記版教科書卻罔顧事實,這種簡直像國民黨宣傳手冊的教科書,才是混淆國家認同。

彭明敏表示,馬政府上台後就把手伸向教科書,致力「去台灣化」,簡直是中國代言人;一九六四年他發表「台灣自救宣言」要求制憲,到今年剛好滿五十週年,沒想到半世紀過去了,當年他的主張,居然還是台灣要努力的目標,令人感慨。

(來源:自由時報2014.05.08報導)

2014年5月7日 星期三

史記版歷史課本 學者:恐為課綱微調後的範本

自由時報2014.05.07/記者曾韋禎、孟慶慈、王榮祥 綜合報導

史記版高中歷史教科書引發爭議,台大歷史系教授周婉窈憂心,這將成為「課綱微調」後的歷史教科書「範本」。

教育部透過課綱檢核小組提出高中歷史「課綱微調」的內容在今年初曝光, 把「日治」改成「日據」、「鄭氏王朝」改成「明鄭」,學界、政界一片譁然。周婉窈當時就批「微調」是障眼法,其實是「大改特改」。

引發外界質疑的史記版高中歷史教科書第一冊(台灣史),外界質疑該書十三位總校訂主編、編撰委員中,六位歷史學者無一專攻台灣史。史記社長周世雄表示,這是因為有部分撰委不願掛名。(自由時報記者曾韋禎攝)
周婉窈昨早在臉書發文指出,教育部前年發給「歷史教科用書審定委員」一份「民眾建議意見書」,要求針對台灣史部分進行修正;還在前年六月空降台大政治系教授張亞中擔任委員。然而,去年審查完高中歷史第一冊(台灣史)時,委員會突然接到三本堅持使用「日據」的教科書,「上面」隨後定調「日治」、「日據」皆可用。

周婉窈擔心,由張亞中等編撰、去年審定通過的史記版教科書,很可能就是「課綱微調」後的範本。

史記版教科書觀點 南社痛批「很腦殘」
南社秘書長陳奕齊則批史記版教科書中「台獨讓台灣認同錯亂」的觀點,「很腦殘」﹗國立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南社監事黃招榮指出,該觀點完全是站在外來統治者立場的洗腦教育。現在的台灣,有自己的總統、有行政院,是完全的獨立,只是用錯國號。
史記社長周世雄強調,歷史教科書須恪遵憲法,若台灣的政黨在憲政體制下參政,卻主張透過台獨去消滅這個國家,確實對中華民國會有殺傷力。會投入教科書出版,是要給大家一個辯證空間。至於政黨為勝選挑撥族群造成社會對立,周世雄表示,教科書是寫「部分政黨」,不單指民進黨。

外界質疑該書十三位總校訂主編、編撰委員中,六位歷史學者無一專攻台灣史,其他教授除張亞中,還有台大心理系黃光國、佛光研發長謝大寧等,均非歷史科系出身,如何編撰台灣史教科書?周世雄表示,有些撰委礙於壓力不願掛名。

他強調,出版社資金來自長年經商的負責人兼兩岸統合學會執行長鄭旗生,背後絕無中資;外傳以安排赴中考察來吸引教師選用的說法,更是抹黑。

(來源:自由時報2014.05.07報導)

2014年5月6日 星期二

史記文化高一臺灣史教科書的前因後果(周婉窈)

晚上回家看到朋友轉來的PTT上關於史記文化高中歷史教科書的文章〈[心得] 洗腦,要從國民教育做起?關於教科書〉(http://www.ptt.cc/bbs/PublicIssue/M.1399283789.A.5C4.html)。

這本教科書不是突然出現,它在去年就惹出爭議,據說很少學校採用;但現在靠勢「微調」和背後的政治力,就要成為「微調」後歷史教科書的「範本」了。讓我們來複習一下這整個「歷史脈絡」,已經知道「前因」的朋友,可略過「一、大背景」,直接看二:

一、大背景:

(一)2008年10月,98課綱的國文和歷史兩科被強行拉下來,教育部組「專案小組」進行修改,由王曉波主導。

(二)2010年2月初,專案小組大換血,2月10本人發文揭穿黑箱作業,以及臺灣史岌岌不可保的形勢。2月26日,時當立委補選在即,吳敦義院長在國會承諾臺灣史維持獨立成冊,不會改變。(朋友,不要怕選舉頻繁,現在可最怕沒選舉呢。)

(三)新修訂小組經過一年多的「修訂」,新課綱在2011年5月公布,一般稱為100課綱。
課綱公布之後,出版社開始進行教科書的撰寫,將編寫好的教科書送審。由於臺灣史是高一第一冊,所以通常出版社會先編寫臺灣史,再陸續將中國史、世界史送審。

二、「民眾意見」與張亞中現身審定委員會:

(一)前年(2012)5月,教育部突然發給歷史教科用書審定委員一份「民眾建議意見書」,分三級:必要修正、強烈修正、積極修正,顯然要委員們遵循,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請留意:「審定委員會」是審教科書的,不要和訂定課綱的委員會相混。)這一份意見書完全針對臺灣史(見附圖,右欄是審定委員的決議)。各位朋友,請注意喔,「中國」要改為「中國大陸」、「大陸」等,同時避免稱「臺灣」為「臺灣」。值得注意的是,這位「民眾」的強烈修正建議包括:中華文化為主體原則。

(二)接下來,6月審定委員會開會時,突然史無前例地空降一位政治系教授張亞中;歷史教科書干政治學何事?難不成要以政治指導歷史?(可參考影音連結:http://www.youtube.com/watch?v=IDkS9Ocsx7g)這件事引發五千人連署反對。

三、史記文化出版社的臺灣史教科書
去年(2013)當臺灣史教科書(歷史第一冊)都審查完畢,審定委員會突然接到三本新編的臺灣史教科書。7月,因為該出版社堅持用「日據」,透過立委質詢,上了新聞;過不久,「上面」定調「日治」、「日據」皆可用。各位朋友,那份「民眾意見」的強烈修正建議1之(2)是:「日本統治」宜改為「日本殖民統治」;簡稱「日殖」時期,而非「日治」時期。但是這三本教科書直接用「日據」。對此,教科書審定委員會召集人黃克武表示:內部經過重重機制好不容易達成的共識是「日治」,教育部卻裁量兩者皆可,不表贊同(連結: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jul/24/today-fo5.htm
)。據說審定小組的三位臺灣史教授受不了政治力干預,都請辭。有人認為黃克武後來被換下來,由黃麗生取代,就肇因於此。
據報載:「史記文化事業、克毅文化事業、北一文化事業皆於去年設立,同位於臺北市復興南路的一棟大樓內,資本額各為五萬元;負責人為退役少將、兩岸統合學會執行長鄭旗生,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按,張亞中)則為不支薪的榮譽顧問。」(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698049

現在網頁上在傳的這本教科書就是史記文化事業出版的。去年就審查通過的,是「微調」的先聲,也是「微調」後的範本?

接下來的故事,就是今年1月中旬突然曝光的課綱「微調」。(臺灣史「微調」情況:字數修改比率表http://goo.gl/X1qCOk;彩色標記臺灣史課綱變動大表http://goo.gl/eIknRH)然後,2月10日教育部不顧全國強烈的反對聲浪,強勢公布。各位朋友,您看得到這整個過程是黑箱再黑箱、非法再非法嗎?而且變本加厲!親愛的朋友,一本按照正規情況,很少學校會採用的教科書(我的高中老師朋友認為該教科書品質很有問題),卻靠著黑箱+非法+外行的巨幅「微調」,即將成為高一學生的臺灣史課本,而且還不用等到明年「微調」生效喔。我們能坐視嗎?我們能坐視嗎?

附記:最近有人說,臺灣公民好忙、好累。的確,我晚上外出,回來想說還有一點時間可以做點自己的事,卻又非得放下工作,開夜車寫貼文。忙累沒有關係,只是很希望多一點人來關心課綱慘遭「微調」的事。
貼出預覽時發現圖表很模糊,以下網址可下載清晰的pdf檔:民眾意見和審查委員會的決議表https://docs.google.com/file/d/0By07tek8zbJoTmxJTDVPTXBpc1gtOXl3d1dCR1BBNUk2NDkw/edit?usp=sharing&pli=1

高級普通中學歷史第一冊教科書民眾意見檢核情形一覽表 頁1

高級普通中學歷史第一冊教科書民眾意見檢核情形一覽表 頁2

高級普通中學歷史第一冊教科書民眾意見檢核情形一覽表 頁3

(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2014年4月29日 星期二

懇請持續支持反課綱「微調」的公民抗爭(周婉窈)

318運動在410告一段落,接著每天都有事情發生,422林義雄先生在義光教會開始絕食,昨天(427)反核民眾癱瘓忠孝西路……面對新黨國體制,馬政府一意孤行,無視民意,臺灣為了自救,只好堂堂進入「直接民主」的抗爭階段。

如果反服貿,是救臺灣,那麼,反課綱「微調」,就是救島嶼歷史。雖然教育部在2月10日晚間無視社會對課綱「微調」的反對聲浪,強行公布課綱「微調」生效,我們沒有放棄抗爭。課綱「微調」和服貿協議都是同個思維和運作模式出來的東西,如果服貿協議要把我們套入中國政經體制,課綱微調就是要將我們的歷史鎖入統一史觀。4月17日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召集委員何欣純委員(民進黨籍)召開一場公聽會,公聽會名稱很長:「高級中等學校課程綱要課程審議會組成及運作辦法」修訂暨「教育部調整99年普通高級中等學校國文及社會領域課程綱要變更之程序正義」公聽會。

我受邀以學者身分出席公聽會。這個公聽會進行中發生國民黨籍不分區陳淑慧委員因為不滿清華大學祝平次教授的發言內容,和主持人何欣純委員起了口頭衝突,公聽會為之中斷約十分鐘,詳情可參見《新頭殼》的報導:http://newtalk.tw/news/2014/04/17/46413.html

我的發言,再度提到教育部從來沒針對我們的具體質疑,做出回應,不管我們質疑A,它永遠回答你B,而且像錄音機一樣,也像念咒語一樣。這和馬政府在回答反服貿協議的質疑時,又有何不同?

當天教育部長蔣偉寧沒出席,由常務次長林淑真女士代表出席。針對學者的發言,林次長的回應還是始終如一,再度迴避回答我們的質問:為何臺灣史課綱「微調」,光是字數,可以平均更改到60%以上?從來、從來教育部就是不回答這個問題,只拿幾個名詞修訂如「殖民」和「強迫」之類的呼攏社會視聽,轉移焦點。後來在主持人何委員的強硬要求之下,林次長反而質疑我們的統計,還說多數的地方只是前後挪動。她的回答顯示:教育部從來沒正視我們的質疑,也不在乎我們如何統計出來的。實際上,那些文字前後的挪動,我們是沒計算在內的。我們的表格附有「微調比率計算方式」的說明3之3曰:現行課綱文字遭前後挪動的變動(綠色網底部分),雖已涉及實質架構的調整,第四單元(中華民國時期:當代臺灣)尤其明顯,但因文字內容「形式上」還在,故在計算現行課綱遭到微調比率時,暫時不予考慮。一旦算入,現行課綱幾可說是「面目全非」。這種「移位」的修改,影響很大,這裡講的「面目全非」,不是危言聳聽,臺灣史研究者和教學現場的歷史老師一看就很清楚,但社會大眾可能看不出來,有待學者深入解析。(見「臺灣與海洋亞洲」臉書,2014/02/15貼文

我想,我必須讓林次長了解這點,所以會後我拿著統計表等著向她說明,當時有幾位記者圍著她問問題。等我抓到機會和她講話,我才說:「次長,文字前後挪動,這點我們沒計算在內……」話還沒講完,她臉色一沈,掉頭就走。真的掉頭就走,當場祝平次老師很生氣,還喊說:官員怎能這樣……。這件事有祝老師和在旁的記者可作證,可不是我編出來的。總之,你花很多力氣去精算字數的修改幅度,還列出如何算出,教育部就是不甩你,它只要持續講:我們只改了這個跟那個名詞啊,主流媒體跟著報,誰還管你根本就是大改特改,改得面目全非。

這次公聽會,有個突破,就是鄭麗君委員拿到一份檢核小組2013/11/23第一次開會的會議錄音檔。經逐字整理出來後,可以很明顯看到:1、這個會議原本只是要檢視教科書的名詞,做出一份報告、一份建議書,最後卻「臨時動議」變成要去改課綱。2、主導者是朱雲鵬教授。該會議呈現最大的問題是:檢核小組修改課綱這件事完全沒有獲得教育部的授權或委託,也就是它真的就是「非法」。關於這個「新發現」,鄭麗君委員事前接受《自由時報》的訪問,在公聽會當天見報:〈立委揭朱雲鵬監軍 黑箱修改課綱〉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771483。我的發言也提到這件事。(鄭委員417公聽會發言短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_pMOKEMHdk4

以下是我在417公聽會的發言稿,貼在這裡供關心的朋友參考。原想早日貼出,但島嶼動蕩不安,一直有緊急的事要關心,延擱到現在。我們沒有放棄這關乎島嶼子女的歷史認知的大「擺爛」,也再度懇請大家持續支持反課綱「微調」的公民抗爭。雖然「微調」課綱已公布,但面對這麼不合理的黑箱+非法+外行人操刀的所謂「微調」,我們必須拒絕到底。
當課綱亂調成為事實,抗拒就是義務!

~~~~~~~~~~~~~~~~~~~~~
公聽會發言稿                                                                                周婉窈 2014/04/17
318公民抗爭運動剛告一段落,我們就來開這個會。昨晚接到何召委助理傳來的教育部的資料,我以為有什麼新的說法,沒有,還是一樣。教育部長、在座的教育部官員,您們以為太陽花運動是怎麼起來的?我在317清晨貼出一篇臉書文章,題目叫做〈黑箱作業─>突然公布─>強迫接受:服貿協議和課綱微調有什麼不同?〉。現在經過了318,剛好一個月,再來聽教育部官員還是依然故我地回答我們的質問,感覺很反諷。

郝明義先生說馬政府對於反服貿人士的質疑,「一再重複講自己想講的東西,始終不肯針對別人的質疑正面回應。」他稱這種發言為「『答錄機語言』,就是每次都重複自己固定那幾句話。」郝先生說:「他(指馬總統)反覆說的,都是我們聽膩了的套詞。所有你針對他早己反駁過的話,他根本不理,只說他想說的。」任何關心課綱微調的人士,都可以發現,教育部也是採取「答錄機」模式。從來沒針對學者、歷史老師,以及民間團體的質疑,誠實地面對,你質疑A,他回答B,而且像答錄機一樣,也像念咒一樣,不斷說「合法、合程序、合憲」。

教育部有回答過我們提出來的問題嗎?從來沒有,昨晚這一份也沒有。我們第一個質疑是:這不是「微調」,這是假「微調」之名,行大改之實。教育部有回答我們為什麼台灣史課綱的微調可以調到平均60.4%嗎?戰後部分甚至高達139.3%。沒有,反而一再誤導社會大眾,只說加了殖民、強迫等字眼。今天教育部的官員能針對這個問題,誠實地回應嗎?改到60%以上,怎能叫作「微調」?

其次,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這個所謂檢核小組沒有任何台灣史的專家,雖然有歷史學博士,但他們不是台灣史專家。外行人來大改特改台灣史課綱,其結果當然慘不忍睹。歷史是一門學科,分很多領域,不是這個領域的外行人,即使改一個字都可能改出問題,為什麼可以改到這麼大,當代臺灣快一倍半了,這合理嗎?教育部從來沒回答這個問題。檢核小組把「原住民」改為「原住民族」,你以為只改一個字,沒什麼,結果「平埔族」就被改掉了。

我們第三個質疑是,檢核小組的代表性問題。檢核小組不只不具有學科領域的代表性,連社會代表性都很低。在座的張茂桂教授在臉書中講得很好,他說:「微調」在史觀爭議上,是「促統派vs.所有其他光譜」,不是傳統的「統vs.獨」的政治問題。請注意,這裡講的是「versus其他光譜」,這「其他光譜」還包括所謂的深藍。這次太陽花運動,顯示新世代是跨越了「其他光譜」而直接versus促統的主張,部長,您雖請假沒來,我還是想問您:您說檢核小組的社會代表性在哪裡?年輕人不會像拒絕服貿一樣,拒絕這個課綱微調嗎?

今天公聽會主要的議題在於「程序正義」,以上講的其實都還在程序和合理性的層面,若要討論到被巨幅修改的實質內容,那改得還真可怕。今天早上報紙刊登了鄭麗君委員的新發現,她根據2013年11月23日的會議錄音,揭開黑箱作業的第一幕,那個所謂「檢核小組」的組成,根本沒有教育部的授權,就自己決定要去改課綱,而且很快就做好。這根本沒有教育部的授權。真正有教育部授權的是,由宜蘭高中校長負責的「普通高中課程發展工作圈」,但還沒結束評估工作,就生出這個法外的檢核小組!

教育部其實是有真正的微調。這份是「普通高級中學數學及自然領域課程綱要微調公聽會」的資料,日期押2013年2月27日。第8頁數學科的微調說明這樣寫:「……採納99課綱實施兩年以來,由數學學科中心所蒐集之寶貴意見,在秉持本次微調之規範與精神下,做了刪減、調移與精簡等些微調整。」請注意:「些微調整」喔。這裡有講「微調之規範與精神」。這個精神是由下而上,反映教學現場的情況,由學科中心蒐集意見作為調整的根據。數學及自然領域各科都是這樣的。

從這份公聽會資料,我們也可以看到微調的規範是:跨學科橫向協調+各學科縱向連貫。這是在課綱編成教科書之後,在教學現場實際教授後,由下而上,對課綱做合理的調整。教育部明明有微調的典範,為何不這樣做,卻讓朱雲鵬先生去弄一個不合法、不合程序的微調?

數學及自然領域課程綱要的微調,沒有受到質疑。但是,國文和社會領域,就引發很大的爭議,大受質疑,尤其是公民科和歷史科,為什麼?因為它是徹底的黑箱,違反所有的程序,以及常識!哪有微調到百分之六十的!而且完完全全由上而下,由外行人直接大改臺灣史課綱,完全違反學術原則!

最後,據說課審會召集人黃克武先生已被黃麗生女士取代?可有此事?若屬實,我們質疑:黃麗生教授是這次亂改台灣史課綱的兩位外行人之一,怎麼交給她課審會的大責?難不成從「微調」到教科書審查,變成一條鞭法?教育部要貫徹促統史觀?課綱微調引起這麼大的爭議,黃麗生教授必須避嫌。請教育部長發揮您的政治智慧。

318公民抗爭運動要求撤回服貿、重啟談判。我們在此也呼籲教育部撤回課綱微調,回歸教育正軌。

(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出處:周婉窈臉書網誌(2014.04.29)

2014年4月18日 星期五

踢爆課綱檢核小組黑箱作業,呼籲回歸程序正義:2014.04.17 鄭麗君委員的公聽會發言

2014.04.17 鄭麗君委員於「教育部調整99年普通高級中等學校國文及社會領域課程綱要變更之程序正義」的公聽會發言。





引述自鄭麗君本YOUTUBE 影片介紹:

鄭麗君表示,從過去的九五暫綱、九八課綱、一○一課綱到本次的課綱微調,本次微調幅度­最大,從程序面來看,缺乏公開透明,明顯違反程序正義,「檢核小組」的成立更是本次最­大的爭議來源。

鄭麗君提出,自然科與數學科課綱之微調修改期間自101年10月到102年7月止,微­調完成後,教育部發文予國教院,請國教院評估課綱是否有微調之必要性,並未授權微調工­作,但國教院依此組成檢核小組,委託宜蘭高中與台師大兩位老師進行評估,評估尚未完成­,國教院違反既有程序,組成檢核小組啟動課綱微調,何況待評估報告完成之結論為沒有微­調之必要。

在教育部成立檢核小組之會議中,朱雲鵬教授發起臨時動議,提出成立社會科現行的課綱微­調工作小組,進行課綱的檢視,並提出課綱微調之建議,鄭麗君表示只憑一只臨時動議,即­發起社會科課綱微調,嚴重違反程序正義。

鄭麗君表示,教育文化委員會一直要求教育部提出正式的會議紀錄與公布過程,始終未得到­答案;如果沒有公開透明的程序,沒有民主參與的原則,社會如何表達對於課綱的意見,明­顯地,社會只能接受;鄭麗君認為,身為立委就要維護程序正義、維護人民參與原則,不容­許黑箱作業、不容許跳躍既有程序,身為立委無法接受「由上而下」的決策程序。

最後,依據政府資訊公開法,鄭麗君認為政府若被動公布訊息,即因社會要求而公布;行政­權對立法權負責,立法院要求教育部公開的資訊,就應該公布。

課綱影響實質受教權與人民權利義務,鄭麗君呼籲教育部回歸程序正義,以人民參與為原則­,讓社會維持多元,才能維護台灣民主精神。


鄭麗君:教部未授權 國教院微調課綱無效

自由時報2014.4.17/記者林曉雲

硬將高中國文及社會課綱微調成大中國史觀的檢核小組首次會議錄音曝光,民進黨籍立委鄭麗君昨日直批,黑箱課綱是由中大教授朱雲鵬任監軍,濫權修改課綱。 (自由時報/記者羅沛德攝)


立委鄭麗君昨出示教育部去年八月一日給國教院的公文,她表示,教育部只授權國教院評估其他學科課綱是否有檢討調整之必要,但並未授權國教院啟動課綱微調,檢核小組自行啟動微調課綱,明顯違法濫權,教育部長應為此負責下台,並公告此微調課綱無效。

鄭麗君指出,國教院真正委託檢視評估課綱的是普通高中課程發展工作圈、宜蘭高中校長王垠及職業學校群科課程推動工作圈、台師大電機系教授鄭慶民,收集基層教師的意見做出評估報告,期程是到去年十二月卅一日才結束,但檢核小組卻在十一月廿三日就臨時提案、決定自行調整課綱,明顯是由上而下、黑箱作業。

教部:已完成法定程序 照行程走

教育部主秘王作臺昨日受訪表示,八月一日的公文是教育部責成國教院檢視並評估自然及數學兩科之外的課綱,是否有持續精進與檢討整之必要,若檢視有微調必要,國教院根據自己職權,可自行決定是委託工作圈或檢核小組做課綱微調,檢核小組並未違法濫權。

但立委出示錄音內容卻顯示,國教院長柯華葳在會中早已坦承自己不在工作小組,課綱調整案根本是由檢核小組自己通過決行。教育部及國教院明顯對於課綱調整根本未依職權及應有程序去做執行及督導。

王作臺則表示,檢核小組的會議錄音本不宜公開,公開也不宜斷章取義,課綱微調已完成法定程序發布,課綱具有效性,教育部不會停止相關作業,會照既定時程往前走,目前出版社已根據微調後的課綱進行修改教科書,預計明年八月一○四學年的高一開始適用。

鄭反批教部硬拗 明顯與公文不符

但鄭麗君反批,依檢核小組會議錄音內容,原本國教院是要檢核小組檢視國小到高中的教科書用詞,檢核小組用臨時動議突襲,教育部迄今還聲稱八月一日公文已有授權國教院微調課綱,明顯和公文不符,根本在硬拗。

(來源:自由時報2014.4.17報導

2014年4月17日 星期四

立委揭朱雲鵬監軍 黑箱修改課綱

立委揭朱雲鵬監軍 黑箱修改課綱
自由時報2014.4.17/記者林曉雲


 製表/自由時報記者 林曉雲

具大中國史觀的高中「國文及社會課綱」微調,檢核小組首次會議錄音曝光,立委鄭麗君昨直批,根據錄音內容,檢核小組未有教育部授權,竟由成員之一、中大教授朱雲鵬提出「臨時動議」,讓檢核小組得以自行修改課綱,黑箱修改課綱是由朱雲鵬任監軍,根本未獲授權,要求教育部應立即停止教科書修改作業。

錄音顯示朱提臨時動議 決議小組自行修改

從今年一月被踢爆高中課綱調整黑箱作業迄今,教育部始終拒絕公開相關會議紀錄或錄音,但鄭麗君取得去年十一月廿三日檢核小組第一次會議錄音。她表示,國家教育研究院院長柯華葳原本在會議中,只是要檢核小組「針對國小到高中的教科書進行名詞檢視」,出「一份報告、一份建議書」,但會議進行到四十一分鐘時,朱雲鵬卻突然提出臨時動議,建議直接改由檢核小組「微調」課綱,且訂出去年底完成草案的時間表,獲無異議通過。

朱雲鵬在會中表示:「我們就在這邊,等一下會提一個臨時動議提案,內容就是於本小組內成立社會科現行的課綱微調工作分組,…分別由本小組十三位各科委員擔任成員,就高中社會科課綱進行檢視,並提出可能的微調內容建議…」。

擔心臨時動議被質疑 堅持只修高中課綱

鄭麗君說,朱雲鵬明知臨時動議違反程序正義,因此堅持小組只修改高中課綱,和高職課綱切開;朱雲鵬當時指出「我是擔心說,放在一起,如果萬一有人就在程序上質疑這個臨時動議的話,最後我們連原來的臨時動議(社會科)都不見了…只有高中,為什麼?因為它自然科就只有高中…」。

鄭麗君怒批,教育部在去年八月一日給國教院的公文是要檢視課綱,國教院也開始依循程序找高中工作圈檢視,但國教院柯華葳院長拜訪檢核小組召集人王曉波後,找到可以用「憲法」做為幌子後,即開始硬幹,根據會議錄音顯示,王曉波明白表示「抓緊憲法來講的話,我想院長、部長應該頂得住」。

錄音更顯示,朱雲鵬曾詢問能否臨時提案,與會的柯華葳回稱「沒有問題」,但她同時也撇清說,「因為我不在工作小組,所以這個是要由你們在工作小組由主席來決定」;柯華葳更數度指出,國教院只負責諸如訂便當等行政支援工作。

鄭麗君質疑 國教院長明知濫權仍撇責

鄭麗君質疑,這些都顯示柯院長知道檢核小組以臨時動議自行修改課綱是違法濫權,因此一再撇清表示國教院不在檢核小組內。教育部每每宣稱國教院可授權檢核小組調整課綱等說法,根本是說謊,教育部及國教院根本是放任檢核小組自行任意調整課綱。

鄭麗君更點出矛盾處而指出,檢核小組決議要自行調整高中社會課綱時,當時真正由高中老師組成的課綱評估工作圈還正在進行課綱檢視,根本尚未完成評估報告,但整個教育部竟然就在檢核小組濫權指揮下,迅速於去年十二月底草率完成課綱微調草案,再一路挺進、強硬推行教育去台灣化的課綱修改,完全違反程序正義。柯華葳昨天拒絕受訪。

立法院教育委員會今天將針對課綱召開公聽會,教育部長蔣偉寧已請假。據了解,教育部昨天傍晚召開緊急會議,針對今天的公聽會進行沙盤推演因應。

(來源:自由時報2014.4.17

2014年4月4日 星期五

「黑箱大改」的臺灣史課綱,為何非抵制不行?(周婉窈)

過年前,我在臉書呼籲大家一起用公民不服從的方式拒絕大幅「微調」後的臺灣史課綱,貼文引起注意,很多人轉連結,在此對關心這件事的朋友說聲:謝謝!

一月29日臺南市長賴清德先生首先以地方首長身分表示不接受新課綱,明白說:臺南市四所市立高中將繼續使用現行課綱。賴市長舉出的理由,有大有小、有理念有實際,非常清楚,在這裡恕不加引述。賴市長此言一出,即刻引來教育部王作臺主秘的反擊(超級有效率),用「違法」來恐嚇我們。他說:新課綱頒布之後,繼續使用舊課綱,就是違法。那麼,讓我們看看誰先違法,誰讓政治力進來掌控課綱修訂?我不是學法律的,但憑常識來看,「法」上應該還有個道理在,我們就講一般的程序正義和一般的道理。真要談到「憲法」,到底誰違憲還不一定呢。

「公民不服從」來自英文的civil disobedience,香港一般翻譯為「公民抗命」,所以賴市長現在是「地方抗命」喔。在臺灣,中央力量超強,地方抗命若要成功,一定要有市民堅定的支持。那麼,我們來了解這個現行課綱怎麼來的,怎麼又「微調」了。了解這個過程,有助於我們決定要不要抗命。

2014年3月28日 星期五

抗議教部 張茂桂怒辭 12年國教總綱研修委員

抗議教部  張茂桂怒辭 12年國教總綱研修委員
有其他委員也思考跟進請辭

自由時報2014.03.28╱林曉雲

不滿教育部長蔣偉寧祭出法律「嗆聲」反黑箱服貿及自主罷課師生,又眼見馬政府暴力鎮壓學生民眾,中研院研究員張茂桂「開第一槍」,怒辭教育部十二年國教總綱研修委員;有其他委員也思考跟進請辭。

張茂桂昨天表示,從前陣子高中國文及社會領域課綱亂改,違背程序正義,到現在反黑箱服貿學運,教育部長蔣偉寧的發言及聲明,讓人心寒。

張茂桂說,一想到十二年國教課綱團隊研訂成果,將來也要被這樣的官員及部長審查及核可,覺得毛骨悚然,因此決定辭去委員一職。

張茂桂表示,他是課綱團隊的一員,對研修課綱的工作有強大責任感,辭職是痛苦的決定,但他對由教育部長領頭違背程序正義進行微調課綱,調整後的內容又限縮保守,整體流露強烈的政治意圖,感到非常不滿。

張︰教長對學運無感、無作為

張茂桂氣憤地指出,更直接的原因是教育部長對立法院抗議學生的「嗆聲」及一連串的發言、聲明,都只要求老師和學生遵守規定、維持穩定,沒有為師生發聲,使他更堅定辭職決心。

「總綱研修小組雖是國教院成立,但終究無法逃脫教育部的監控和操縱,我為十二年國教課綱研訂團隊感到委屈,要在一個不尊重專業的體系下,尋求失格長官的認可。」

張茂桂表示,社會應該更多加關注十二年國教的問題,現在的教育部專業不足,充滿政治意圖,弄不好又將是對台灣傷筋動骨的大傷害。

另一位不具名課綱委員直指,教育部把自己矮化成行政院幕僚,教長竟只在陪同行政院長江宜樺時,才首度去學運現場。

委員請辭 教部尊重但表達遺憾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吳福濱表示,行政院暴力鎮壓學運,不見教長譴責政府暴力和關心學生,令家長非常失望,十二年國教課綱研修,教育部不能再用體制外檢核小組搞黑箱作業,要回到專業運作。

國教院副院長曾世杰表示,總綱小組有卅多名委員,張茂桂老師以往對課程教學的發言及建言,非常專業又具宏觀性,國教院正大力挽留中。

教育部主秘王作臺則表示,反服貿學運和十二年國教課綱研訂是兩回事,學生對服貿的訴求,非教長能回應,教長在廿四日也赴醫院探視在行政院受傷的學生,委員請辭,教育部尊重但表達遺憾。

(來源:自由時報電子報2014/03/28

2014年3月17日 星期一

黑箱作業→突然公布→強迫接受:服貿協議和課綱微調有什麼不同?(周婉窈)

「在馬總統限期通過的壓力下,林鴻池、張慶忠等立法院國民黨黨團幹部,計畫在本週3/17-3/21聯席會逕自宣布完成服貿協議審查,或逕付二讀,送交院會處理,以「包裹表決」輕率取代實質審查。在這關鍵時刻,民間社團串連發起「捍衛民主120小時」行動,強力監督立法院,阻擋馬政府毀壞民主體制、推使服貿粗暴闖關,從壟斷利益的少數政商手上奪回人民生存權益。」
──03/17人民大串連監督立法院 啟動「捍衛民主120」行動

反對馬政府推使服貿粗暴闖關 搶救人民生存權益 捍衛民主120小時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432128060361397/

如果服貿協議通過,就如同前總統府國策顧問郝明義先生說的:馬總統不是賣臺,是滅臺!臺灣於是走向萬劫不復的毀滅之路。這不是危言聳聽,臺大經濟系主任鄭秀玲教授已經不知道提供多少數據和分析,告訴我們服貿一旦生效,後果不堪設想,但是這個政府就是要蠻幹到底。

在這裡,我們看到服貿協議和課綱微調都是同個模子:黑箱作業→突然公布→強迫接受。而且,他怎麼強迫臺灣人民接受,都是一樣:你再怎麼質疑,他就是不理會你的質疑,卻利用國家機器,透過龐大的宣傳管道,像念咒一樣,整天說不簽服貿就會怎樣又怎樣。連服貿協議中最基本的不對等,他也不甩你。親愛的臉書朋友,這不和課綱「微調」很像?教育部長像念咒一樣,一再說「合憲、合法、合程序」,還掩蓋真實,將60%以上「前所未有」的修改講成加幾個諸如「殖民」、「強迫」的字眼。最近又大言不慚地說「微調」是「回歸中道、貼近史實,提升臺灣的主體性」,完全不面對學者和民間團體提出的最根本的具體質疑。課綱「微調」在強大的反對聲浪中強行過關,這不也是服貿協議立法院國民黨黨團正要做的事?!

我們的教育,很少教學生從結構面思考問題,注重的是「人」,而且是「大人物」。服貿協議動到的是結構,多數人沒興趣去了解,就算想了解,好像很難入門。但結構的巨大變化,影響很大,服貿協議一旦通過生效,臺灣社會本來的結構等於被打掉,鎖入一個由不得自己的大結構中,那時候再要後悔,再要掙脫「現狀」,就非常困難,代價可能是超乎想像的慘重。

課綱「微調」看是「微」,它其實也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巨大變化。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張茂桂教授說:「微調」在史觀爭議上,是「促統派vs.所有其他光譜」,不是傳統的「統vs.獨」的政治問題(Mau-kuei Chang臉書02/07貼文)。也就是說:社會代表性極低的一群人粗暴地決定我們的孩童、青少年要受怎樣的教育。各位朋友,不要忘記,這次「微調」只是十二年國教的「先聲」。

服貿協議是滅臺,課綱微調是促統,我們要接受嗎?我們怎能不站出來抵抗?二、三十年後,面對子姪輩最簡單直接的質問:你們為什麼讓我們這樣受苦受難?當時你在做什麼?~~你、我要如何回答?

(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出處:周婉窈臉書網誌(2014.03.17)

2014年3月14日 星期五

是「微調」還是教條?(吳俊瑩)

「微調」後的高中臺灣史課綱,在清朝統治時期的主題(三)項下新增一條說明「1-3 說明清廷在臺灣的現代化建設如電報、教育和鐵路,使臺灣成為當時全中國最先進的省分。」 這條「說明」其實不只是說明,重點是這句「使臺灣成為當時全中國最先進的省分」,但這句基本上是主觀評價,不是客觀敘述。







主觀評價可以用課綱來規定嗎?且慢,課綱的「編輯凡例」說:「在『一綱多本』的理念下,應以『說明』欄中的知識為基礎;凡說明欄中提及應包括的事項,務必編寫於教科書中。」所以課綱的「說明」欄的文字敘述,主要內容應該是說明要編入教科書的歷史知識,而不是歷史評價。好了,本來應該是要放進客觀敘述的「說明」欄,微調後硬是插進這句歷史評價;依照凡例的規定,這句話你「務必」得寫進教科書,如果教科書的編者另有看法,或是想留給教學現場老師更大的討論空間,不想寫,很抱歉,送審定時,未來連「形式」審查都過不了,因為你少了這句「使臺灣成為當時全中國最先進的省分」的評價。

那我們回頭看看現行課綱這個地方到底是怎麼寫的:「1-2 說明面對外力挑戰而由政府主導的開山『撫番』、建省,加強防衛等措施。」兩相對比,你會發現這裡頭是要教科書的編者「說明」而不是「訓示」他們該如何評價臺灣在清治末期的洋務運動,且純粹是採重點列舉的方式,由教科書的編者自己發揮,如何評價,是否應該評價,端看編寫教科書的大學教授與高中老師。是開放式的,不是硬性規定如何寫、如何措辭。

2014年3月12日 星期三

亂了調的高中歷史課綱(祝平一)

最近教育部以去「皇民化」為由,「微調」高中歷史課綱。但論者早已指出,課綱修訂最多之處不在日治時期,而在戰後。因此,新課綱主要的目的不在反日,而在就地合法化國民黨的統治,和已經重創台灣利益的國共交流。
不論是荷蘭、明鄭、日本還是國民黨,統治者的態度始終如一。他們欺壓台灣的現住民,榨取資源;分裂現住民,使之難以與之相抗。他們都是先以武力清除反對者,接著以警察制度或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戒嚴體制,維持長期而嚴厲的社會控制。日本人少數統治的特點,和戰後初期國民黨政府以省籍為基礎所建立的特權集團,不遑多讓,唯一的不同只是被統治的台灣人不會說「國語」而已。當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後,國民黨政權被逼釋出一部分權力給台籍菁英,長期藉由「威權侍從體制」,將資源分配給支持其統治的台灣人。
解嚴的民主化過程,乃是台灣人去殖民化的長期奮鬥,而後才有今天總統直選等結果。當初最反對這個制度設計的人,卻反諷地成為最大的受益者。台灣是民主化了,但卻未能落實轉型正義,政體也並未適當修正。以致民主只剩選舉,總統有權無責。對於人民的經濟困境、台灣的國家安全、去核電以維居住安全的要求,皆充耳不聞。只顧著搶當中國治台的代理人,並藉亂調課綱,進行「再殖民化」的洗腦工程;以聯考為要脅,逼青年就範。假借「文化」之名,掩飾中國處處對我不等對待之實。
書寫歷史的基本原則不外均衡對待歷史客體,而非厚此薄彼,強加一己之意識形態於受教者。歷史教育在於促使學者依據文獻,從各種角度,思考問題,而非給定一個答案。舊課綱用「統治」一語,同等對待台灣的不同統治者,並無不妥。如果調整課綱要符於史實,就應均衡地強調日本殖民統治之殘暴與國民政府對台灣的壓抑;如要合憲,便應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這種合於分治事實的中詞彙,而非「中國大陸」。如今戒嚴時期的教育洗腦,又借屍還魂,有識之士豈能不起而反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2014年3月10日 星期一

139位歷史學者連署 反對違背學術專業的「微調」課綱


百餘位歷史學者連署抗議教育部調整高中歷史課綱。圖:林朝億/攝影

大反彈 139位歷史學者連署抗議課綱調整

新頭殼newtalk2014.03.09 林朝億/台北報導

對於教育部調整高中歷史課綱,包括台大、政大等全國25個大學及中研院、國史館、共139 位歷史相關科系之所長、系主任、教授、研究員們發表「我們反對違背學術專業的微調課綱」聲明。這也是國內第一次以歷史相關學者教授為主、連署最多的公開聲明;總共包括中研院2位所長、30位研究員,以及大學歷史系8位系主任、6位台灣史相關所長、系主任等加入。

聲明指出,「教育部透過課綱檢核小組提出高中歷史課綱的『微調』方案,並在程序備受批評與內容受到質疑的狀況下定案。由此次高中歷史課綱的調整作業,實際上已經大規模調整高中歷史課綱的調整作業,實際上已經大規模調整高中歷史課本第一冊台灣史的部分,茲事體大,然而課綱檢核小組沒有任何中央研究院及國內各歷史學門相關科系的專業歷史學者參與,明顯違背學術的專業性,同時顯示最高教育主管當局對課綱調整嚴肅性的輕忽與無知。居於維護學術專業與反對輕率調整課綱的不當作法,我們在此嚴肅的表明立場,要求教育部尊重歷史專業,撤回微調後的新課綱」。

發起的政大台史所教授薛化元指出,他們是透過email,一一連署的。這份連署在歷史學界得到相當大的迴響,到記者會前,名單還持續在增加。

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長張素玢所長表示,她以前很少站到第一線,把「日治」改成「日據」、「鄭氏王朝」改成「明鄭」,雖看似僅有一字之差,卻是抹滅了他們歷史學者過去的研究成果。她呼籲事實歸事實,歷史的真要讓他存在。否則這4、50年來學界的努力,讓人失望。

2014年3月6日 星期四

王作臺 微調課綱「防火線」

王作臺  微調課綱「防火線」

聯合晚報2014.03.06╱王彩鸝

最近一波波反高中課綱微調行動,教育部都派出主任秘書王作臺出面回應發言。王作臺的學術專長是大氣科學、永續發展,很少人知道,歷史和文學是他的藏頭書,他平常就喜歡研讀已蓋棺論定的史書,《赤壁賦》也能朗朗上口。

主任秘書通常被視為部長的幕僚長、心腹,但王作臺和教育部長蔣偉寧雖然都來自中央大學,但兩人學術專長背景不同,在中大時期交情並不深。據了解,王作臺是在前中大校長劉兆漢推薦下,出任蔣偉寧左右手。王作臺多年跟著劉兆漢從事國科會大型研究,他的正直和一絲不苟,深獲劉兆漢信賴。

長年和數據為伍的王作臺,初任教育部主秘時,幾度私下跟媒體記者告白:「我很怕跟記者打交道!」但這次課綱微調案風波,他卻勇於站上第一線,對媒體有問必答,原因之一也是蔣偉寧授權他擔任課綱議題發言人,讓他能義無反顧充當「防火線」。

面對外界指控課綱微調「黑箱作業」、「去台灣化」,王作臺無奈的說,「為什麼被稱為黑箱,我們也不懂。」他解釋,課綱微調去年8月就啟動,程序都很完備,不能說少數人沒參與就是黑箱作業。

「去台灣化」的指控,更讓他很難接受。原來他的名字「王作臺」,就是因為他是在台灣出生。祖籍廣東、出生嘉義竹崎鄉的王作臺,堅持台灣史中「漢人來台」是很中性的陳述,而且「貼近史實,走向中道」。

課綱風波尚未平息,王作臺已做好持續溝通的準備。但對這位大氣科學家來說,調解意識型態之爭,遠比分析氣象數據,要更加複雜,也更難掌握。

(來源:聯合晚報2014/03/06)


2014年2月28日 星期五

反黑箱課綱 公民教師飢餓抗議

228街頭上課 守護台灣教育

自由時報林曉雲2014.2.28/台北報導

一群大學生組成的「反洗腦課綱學生陣線」昨日前往教育部門口抗議,痛批教育部微調高中課綱是要將台灣下一代重新洗腦成為中國人,已造成台灣教育重大危機,學生並當場焚燒「洗腦課綱」海報表達不滿。 (記者羅沛德攝)

反對教育部黑箱微調高中課綱,一群公民教師破天荒發起,在象徵和平、人權、公義的二二八紀念日,進行兩天一夜的「二二八翻轉教室─街頭公民課」,今天上午十點起在教育部前展開,已逾六百人在臉書表達參加意願,至少有五名老師將以「飢餓二十八小時行動」守護台灣公民教育,他們要求閣揆江宜樺和教育部長蔣偉寧「踹共」。

包括台大、政大、輔大、東吳等數十所學校大學生及研究生成立的「反洗腦課綱學生陣線」,昨天也有學生代表到教育部抗議「暖身」,他們象徵性燒掉「洗腦課綱」的文字海報,表達拒絕教育部課綱的立場,並痛批馬政府企圖以課綱微調的方式,將台灣下一代重新洗腦成中國人,課綱修訂已成為台灣國家教育的重大危機。

反洗腦陣線 昨先暖身抗議

陣線召集人、政大台灣史研究所碩士生何承恩表示,教育部不只把課綱修成大中國史觀,甚至想把台灣史修成黨國史,他們呼籲全國學生站出來,參加今天「二二八翻轉教室─街頭公民課」,教育部如果不願撤課綱,他們會採取像丟鞋模式「如影隨形」的抗議行動。

教育部這次課綱微調修訂範圍是國文、歷史、地理及公民四科,以符合憲法及兩岸關係條例的用語為由修改課綱,凡課本提及「中國」兩字均改為「中國大陸」,「鄭氏統治」改成「明鄭統治」等,學者和立委質疑完全是國民黨的大中國史觀,且不符台灣史研究者已在通用的名詞,企圖把台灣依附於中國,拿掉台灣的主體性。

曾擔任課綱委員的台大歷史系教授周婉窈強調,大家要站出來捍衛先人用無數生命和青春換來的自由、民主、人權及多元文化觀,捍衛島嶼孩童和青少年的教育權。

飢餓28小時 要江、蔣踹共

修訂程序則受黑箱作業質疑,這次課綱修訂火速,公聽會竟連續兩天開三場,南部和中部公聽會還開在同一天,基層老師為主的高中學科中心被排除,看報才知微調內容,課發會和課審會高中分組會議多表不同意,竟一路強行過關,立委鄭麗君和何欣純因此控告教育部長蔣偉寧涉偽造文書。

由公民教師行動聯盟和公民覺醒聯盟主辦二二八反課綱行動,預計有導演柯一正、台灣守護民主平台理事賴中強、中研院學者黃國昌、台北大學教授廖本全等人開講,洪仲丘的舅舅也會到場。教育部昨仍強調,課綱微調合憲、合法、合程序,且已完成公告,將由明年高一新生開始適用。

(來源:自由時報電子報2014/02/28

2014年2月27日 星期四

課綱分工名單曝光 台灣史學者掛零

社會領域召集人:國史館長呂芳上
〔記者林曉雲、彭顯鈞/台北報導〕

在高中課綱檢核小組主導下,台灣史的字數被大改六成,教育部始終不肯公布委員所負責的科別,也拒絕說明社會領域的歷史組召集人是誰;但一份內部分工名單昨天曝光,教育部聘請曾任國民黨黨史會總幹事的國史館館長呂芳上擔任社會領域召集人,負責歷史科課綱調整的兩學者是黃麗生和李功勤,專長也都是中國史,課綱將台灣史變動最多,卻無任何台灣史學者參與。

教育部微調國文及社會(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領域課綱,成立檢核小組,總召集人是世新兼任教授王曉波。根據教育部內部資料,社會領域分為三個小組:社會領域召集人是呂芳上,歷史組成員是海洋大學教授黃麗生和世新大學副教授李功勤,地理是台師大教授潘朝陽和高師大教授吳連賞,公民與社會是中央大學教授朱雲鵬及台大教授包宗和;國文領域召集人是佛光大學教授謝大寧,組員是台大教授陳昭瑛和政大教授董金裕。

2014年2月26日 星期三

課綱微調前的預言與告白(吳俊瑩)

謝大寧,佛光大學教授,但現在他最被外界所認識的頭銜是課綱「檢核小組」成員兼國文領域的召集人。他的手也伸進歷史課綱的微調之中,這不是新聞。但在2013年8月,也就是約莫「微調」課綱公布半年前,他已經「精準預言」了當今課綱「微調」的部分方向,這倒是讓我眼睛為之一亮!這些內容都登載在《海峽評論》272期,篇名叫〈在中華民國的治下不准談中華文化主體?〉(http://www.haixiainfo.com.tw/272-8868.html)的文章中。

我把他文章提到的內容,與蔣偉寧公告課綱相合的部分,做成以下這張對照表:


謝大寧在文章中不時顯現他對現行課綱深刻而痛苦的體認,原因在於他參與了高中歷史教科書寫作。他自道負責教科書「整個敘寫的邏輯」,而且懷抱著「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心情」,在現行課綱的框架中,他要「改變其敘寫脈絡」。上面我所整理的對照表,便是他的示範與自我告白。

謝在文末的附記也說,因為馬總統的關係,「也許我們終於可以通過審查了」。是的,他們所編寫的教科書在蔣偉寧任內的2013年7月29日通過審定(高審字第0897號)


由史記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在《歷史》第一冊的版權頁上,謝大寧列名「編纂委員暨顧問委員會」名單。


在〈在中華民國的治下不准談中華文化主體?〉的最後,謝大寧寫了一句當時的「圈外人」可能摸不著頭緒的話,他說:「當然,歷史教科書問題源頭還在課綱,但這問題真能解決嗎?讓我們拭目以待吧!」。噢!現在我終於懂了,最近同樣是檢核小組成員的吳連賞說「檢核小組從去年(2013)八、九月就開始運作了」(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feb/11/today-fo8.htm),跟文章發表時間剛好對上了,你即將或已經就是檢核小組成員,才會要我們「拭目以待」,不是嗎?文章最後還用「驚歎號」結尾,應該是胸有成竹吧!

喔喔!所以你在擔任檢核小組成員前後,曾替出版社擘畫歷史教科書的書寫方向,後來又以教育部檢核小組成員之姿,共同參與課綱「微調」作業。這樣好嗎?

(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出處:吳俊瑩臉書網誌(2014.02.26)

2014年2月24日 星期一

王作臺主秘,說好的名單呢?(吳俊瑩)

 2月4日《蘋果時報》問教育部主秘王作臺說《自由時報》披露的檢核小組名單是否正確,王主秘答說:「課綱委員名單不宜曝光,該報導所寫的名單並不完整」。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0204/338182/

你說:「待微調課綱定案公告,各項會議紀錄都整理完成時,會依例在結案報告中公布委員名單。」現在你的上司蔣偉寧已經公告課綱,請你照自己對外所做的公開承諾,即刻公布委員名單和各項會議紀錄。(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feb/5/today-fo1-3.htm)。人民有權利知道課綱到底是誰參與「微調」,參與的人必須為自己的作為負責,並且接受國人的檢驗與質疑。

 王主秘,你到現在還不肯說,難道是想拿「教育布」遮蓋黑箱?2014年2月22日(六)17:00 民視新聞台「新聞觀測站」(http://news.ftv.com.tw/NewsProg/internet/index.aspx)王曉波接受訪問,也沒有正面回答問題,欲言又止,而且產生更多問題。以下是他的部分發言內容,粗體和標點都是筆者所加。

王曉波:我是在這微調現場的人,而且幾乎每一個文字,都經過我的眼睛的。外面一直講,說是微調達到多少多少,剛才這位李老師(按:指在場與談李天豪)也講,以整個歷史科來講的話,微調的比例不多。那麼大家集中的焦點,都是在臺灣史,臺灣史的部分,講老實話,微調的部分其實也不多,多在哪裡呢?多在這個光復以後的這段歷史,那光復以後的這段歷史呢,當時101課綱的寫作的方式,是用議題式的寫作方式,像譬如這個經濟啦、社會發展、文化等等的,那麼這一次,因為我們這一次,歷史組的老師,他們特別強調,歷史要有歷史專業的時序觀念,所以這一次把議題變成一個時序的分段。

主持人(胡婉玲):不過你講歷史主要是,上個禮拜已經有人強烈質疑說,所有的課綱成員裡面,沒有一個學歷史或教歷史的,除了您還有一些涉獵,可是您現在掛名在中文系裡面,他們說,所有的歷史系老師都沒有。

王曉波:如果有你怎麼辦!

主持人:沒關係,沒關係,您可以介紹。

王曉波:所以我在這裡,我必須要講一句,請你播出的時候不要把我這句話刪掉,好不好,由於自由亂報,所以民進黨就自由亂跳,這個是《自由時報》要負責。

主持人:不是,可是你現在的意思是說,有意識形態上的問題,李老師,你有政黨傾向嗎?

王曉波:對不起,我先把我這個話講完好不好,我們有歷史組,但是我們人數並不多,因為這是一個微調的小組,所以歷史組只有二個、國文組有三個、地理組有二個,公民組有二位。

主持人:歷史組兩位是誰?

王曉波:嗯……教育部沒有公布名單,我們拒絕……

主持人:其中一位是你嗎?

王曉波:我沒辦法……

王曉波:對不起,我是召集人(主持人:召集人算不算在裡面?)而且我也不瞞你講。胡小姐,你問他(指在場與談的陳君愷),我是不是歷史,臺灣史的專家。


我特別錄下這段文字,是因為我們可以看看檢核小組召集人王曉波自己是如何看待這次課綱的「微調」,以及對於外界的批評,作何感想等等,未來,這些內容或許還有一點史料價值。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問題,到底是誰負責歷史課綱的實際修改?王不肯明說,朱雲鵬被《自由時報》點名是歷史分組的頭頭,可是教育部並不承認,只認他參與公民與社會科的課程「微調」。(http://news.ner.gov.tw/index.php?act=culnews&code=view&ids=160706),如果不是朱雲鵬,那到底是誰?王曉波所說的二位委員,究竟是誰?他為什麼在主持人質疑沒有歷史系老師參與課綱時,還語帶挑釁地說「如果有你怎麼辦!」

王曉波或許有理由不肯說,但靠人民稅金運作的教育部可沒有拒絕回答的權力!

後記:能夠將王曉波在談話節目上的發言內容文字化,要感謝曾令毅先生,他在2月23日獲悉這個節目後,從側面瞭解,該節目不會重播,於是自掏腰包買了線上觀看的點數與我分享。

(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出處:吳俊瑩臉書網誌(2014.02.24)

2014年2月18日 星期二

用法律規定歷史的今之奇談(周婉窈)

法律可以溯及歷史的既往嗎?教育部認為可以,於是「微」調──真的微調喔,將臺灣史課綱的「原住民」通通改為「原住民族」,說是依「原住民族基本法」用詞。於是教科書就不用寫目前法定十四族以外的原住民歷史了,這是用法律消滅歷史,欲知其詳,請看吳俊瑩先生這篇〈課綱說:平埔族的歷史不用寫!〉(網址列在文末)。
教育部身為國家最高的教育單位,卻大使呼攏遮掩的手段,讓社會大眾以為真的只是「小微調」,實際上卻是「巨幅大改」,但教育部從沒針對這點,回應民間團體和學者教師提出的質疑。好像就真的只有那幾個名詞的更動。教育部長何時回答一下,下面這個有圖有真相的「微調變巨調」的問題?


引用自「臺灣與海洋亞洲」臉書 2014/02/15
還有,蔣部長,您以為改一個字的「微」調,沒關係嗎?有喔,外行人來改,「原住民」加一個字,整個歷史就要改寫,何況巨幅大改呢!一個字毀滅平埔族,字數高達60.4%的修改,雖然沒毀滅臺灣史(內容還更多呢),但它變成山寨版。親愛的朋友,您要您的子女讀山寨版臺灣史嗎?


(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2014年2月17日 星期一

高中臺灣史課綱「微調」教育部說詞 vs.真相版


(本文出處來源:「臺灣與海洋亞洲」臉書


2014年2月10日晚上九點多,教育部正式公告「微調」後的高中歷史課綱,教育部高層與主導課綱調整者,口徑一致,對外宣稱是「微調」,但真的是微調嗎?我們參考了先前曾柏文先生針對公聽會流出的臺灣史課綱微調草案,用色塊標記的方式,以正式公告的課綱內容為本,製作成「臺灣史課綱變動表」與「微調字數與比率統計表」。
數據顯示的真相如下:

課綱說:平埔族的歷史不用寫!(吳俊瑩)

現行課綱中,總共有6處出現「原住民」(大改後剩5處),「微調」後一律改成「原住民族」,「修訂說明」清楚明白的說,這是「依『原住民族基本法』用詞」所做的調整。多了一個「族」字, 乍看之下好像真的是微調(微調二字,我沒加引號唷),而且原住民不是分好多「族」嗎,經「專家」之手,改稱「原住民族」,好像改得更精確呢。


從檢核小組到教育部長,開口閉口都說課綱要「合憲」,那當然也要「合法」,不然怎麼說的通,所以用詞當然要符合2005年2月5日公布的「原住民族基本法」(以下簡稱「原基法」)——容我我再說一次,這是課綱的「修訂說明」說的(見上圖第一列最右欄)。 


小弟對外都宣稱研究興趣是「台灣法律史」,我們這門學問的訓練,不是只看法條而已,但法條一定要看,尤其課綱的修訂說明還說是依據法律,豈能不看。現代型法律有一個特色,就是領域性十分明顯,也就是規範的對象與範圍都會有明確的界定,「原基法」自不例外。既然課綱修訂理由是依原基法的「用詞」,那我們就得看看「原基法」是在說什麼。該法第2條是「用詞定義」,第2條第1項對「原住民族」的用詞定義如下:「一、原住民族:係指既存於臺灣而為國家管轄內之傳統民族,包括阿美族、泰雅族、排灣族、布農族、卑南族、魯凱族、鄒族、賽夏族、雅美族、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及其他自認為原住民族並經中央原住民族主管機關報請行政院核定之民族。」聰慧的網友,說到此,再看到網誌的標題,應該知道我要說什麼了。除了以宜蘭為主要分布地域的噶瑪蘭族還需要寫入教科書外,其他區域「平埔族」(看底下的圖)的歷史,課綱明白的告訴你,都可以不用寫入教科書了,因為他們都不是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行政院核定的原住民族;即便你引用具有國內法律之效力的「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條的規定:「所有民族均享有自決權,根據此種權利,自由決定其政治地位並自由從事其經濟、社會與文化之發展」而自認為原住民族,課綱也不會甩你。在大改後的課綱單元一「早期臺灣」中,其中一條說明提到要說明荷西時期「原住民族和漢人的互動」,照課綱「微調」自己宣稱的修訂依據,那還只能從上面法條所引的12族,加上新近認定的撒奇萊雅族和賽德克族,總共14族中去找、去寫原住民和漢人互動的歷史。咦?奇怪,荷蘭人1624年占領大員,首先遭遇的不是現在學界所稱呼也是該族群後裔現在自稱的西拉雅族嗎?還有1603年明朝的官員陳第,曾經登陸臺灣西南平原一帶,寫下〈東番記〉,這是最早一篇關於臺灣土著風俗文化紀錄的中文文獻,但這篇曾被高中國文課本收錄過的文章,當中描述的土著民族,在這14族中也找不到!更奇怪的是,依照你微調課綱改變用詞的理由,幹嘛還要獨留「新港文書」?不是已經刪了「濱田彌兵衛事件」和「麻荳事件」嗎,乾脆一起刪掉不就好了!因為「新港文書」也不是這14族所使用過的文字系統,一起刪掉豈不更符合修訂理由說的「減少舉例」、「精簡內容」,留下來,反而亂了微調課綱的體例啊!
圖中 A~J 的土著民族除了B外,全部被「微調」後的課綱當成空氣
資料來源:李壬癸,《台灣平埔族的歷史與互動》(臺北:常民文化,2000三版),頁36。


好了,我的剾洗(khau-sué)先到這裡為止,至於清朝統治時期,依照這樣的修訂依據所衍生的問題,就留給各位朋友想想(什麼「番產漢佃」、「土牛紅線」這些歷史問題我看都不用寫了)。今天,我們還是要問,為什麼要這樣改?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這群人沒有人真的懂臺灣史,全部外行,卻都懂「歷史要符合憲法」,所以歷史名詞要當然也要跟法律名詞一樣,腦袋裡裝的全是這些東西。這些參與微調課綱的「專家」們,在微調的當時,一定沒有想過,或許根本不知道我們現在所使用的原住民族的「族」的概念,是日本殖民(用粗體才夠力)統治臺灣以後,自伊能嘉矩以下之日本學者如粟野傳之丞、鳥居龍藏等,以近代人類學的「學問」範疇,採用「語言」、「體質」與「文化」等特徵構成認識土著的客觀體系,跳脫以漢人中心以「生」、「化」、「熟」番等政治(有無納餉、應徭)、文化(稱「番俗」)所做的區分(參見陳偉智,〈殖民主義、「蕃情」知識與人類學〉,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頁89-117)。前段提到的荷西時期,根本不存在什麼「族」的概念,只有作為生活共同體的「社」的概念,就像陳第〈東番記〉說的:「種類甚蕃,別為社,社或千人、或五六百,子女多者眾雄之,聽其號令。」(按:清治時期的臺灣,熟番的「社」,在漢人官員的理解或文獻當中,有時是作為納餉單位)。如果,檢核小組有上面我所說的基本認識的話,還會這樣改嗎?還會想跟在具有排他性與界定性的現代法律用語屁股後面?堂而皇之地作為微調理由?

假如沒有這欄「修訂說明」,還可能不會漏餡,我們還以為這樣的微調,有什麼樣高明的學術性的理由存在!結果竟是用法律「消滅」了歷史,自己還不知道。既不懂歷史,也不懂法律,悲哉!

(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2014年2月12日 星期三

在課綱發明歷史——「鴉片戰爭迫使〔台灣〕開港通商」(吳俊瑩)

不要懷疑,您沒有看錯。

這是2014年2月10日晚上9點多,教育部長蔣偉寧正式公告「微調修訂課程綱要及說明」的內容。

本課綱第二單元「清朝統治時期」的主題(三)「開港以後的變遷」,第一項「重點」是「1.外力的衝擊與清朝的因應」,其下的「說明」內容是:「1-1 說明外國人對臺灣通商、傳教與戰略位置的企圖,19世紀中葉以後臺灣所受到的外力衝擊,如鴉片戰爭迫使清廷開港通商、以及其後發生的羅妹號事件與牡丹社事件。」

 「微調後」的課綱
這份號稱是由相關領域的專家(教育部有發新聞稿背書喔!)「微調」出的課綱,指示教科書的編寫者在談19世紀中葉以後臺灣所受到的外力衝擊時,用列舉的方式(請看上一段劃底線的地方),要求三項務必寫入於教科書中的知識,分別是:「鴉片戰爭迫使清廷開港通商」、「羅妹號事件」、「牡丹社事件」。後面二項沒問題,但第一項只要去問現在的國中生,很多同學一定都知道,臺灣的開港是1858年後的「英法聯軍」,哪是什麼鴉片戰爭!(哪裡輪得到我這位研究生來說)好啦,如果你要拗說,英法聯軍又稱「第二次鴉片戰爭」,不好意思,你這樣的拗法不能成立。也是你教育部公告的同一份課綱,在「中國史」第四單元「晚清的變局」,主題一「清朝的衰微與西力衝擊」的「說明」中,指示要敘述「鴉片戰爭」、「英法聯軍」、「俄國侵略」等一連串近代中國的外患。換句話說,在這份課綱當中,「鴉片戰爭」指的就是「鴉片戰爭」,「英法聯軍」就是「英法聯軍」。你已經沒有辦法再跟我拗英法聯軍之役是鴉片戰爭了。如果再拗,就是臺灣話說的「拗蠻」(áu-bân)!

「鴉片戰爭」、「英法聯軍」並列

課綱的編輯凡例,開宗明義說:「課綱右欄中之『說明』,是針對該『單元』、『主題』及『重點』的解釋,提供相關使用者參考。在『一綱多本』的理念下,應以『說明』欄中的知識為基礎;凡『說明』欄中提及應包括的事項,務必編寫於教科書中」。根據以上凡例,說明應緊扣單元、主題及重點,因此「說明」中提到的「開港通商」,只能是指台灣的開港通商,不然這是哪門子的綱要,無容飾詞再狡。所以,這份課綱由教育部正式宣告「發明」了臺灣史,「鴉片戰爭迫使臺灣開港通商」成為教科書一定要寫的「知識」!這是知識,還是神話?(大考中心請注意,這將是2018年大學指考的「標準答案」唷)

最基本的史實都有問題,你覺得這份課綱的史觀會沒有問題嗎?

那,我們看看原本的現行課程綱要是怎麼寫的:「1-1 說明外國人對臺灣通商、傳教與戰略位置的興趣,19世紀中葉以後臺灣所受到的外力衝擊,如鴉片戰爭、開港通商、羅妹號事件、牡丹社事件、中法戰爭等」。原本的課綱,把臺灣當成受到外力衝擊的主體,於是鴉片戰爭以降的事件與戰爭,均是用來說明臺灣受到外力衝擊的例證,教科書的作者要把這些事件的政經與社會影響性加以陳述。

「微調前」的現行課綱

這場導致天朝崩潰的鴉片戰爭,臺灣確實沒有完全置身事外,《淡水廳志》便有記載:「〔按:道光〕二十有一年八月十六日丁酉,洋船至雞籠……在三沙灣礮臺應之,洋船折桅冲礁碎」、「二十有二年二月三十日已酉,洋船復至大安,我軍偵探入口……,洋船破」。當時的在臺的最高文武官員姚瑩(臺灣道)、達洪阿(臺灣鎮總兵),為此緊張了一陣子,趕忙部防,採取要塞戰術,力守口岸。

在戰事告一段落,清英雙方和議已成後,當時的由臺灣府知府陞任分巡臺灣道熊一本上了一道〈擬勦夷疏〉,文中稱「查臺灣洋面,並非議准英夷通商口岸。……臺灣為該夷失利地方,勢必先圖報復;若不及早嚴防,竊恐臨時莫措!」熊道臺都說臺灣不是議准的通商口岸,何來鴉片戰爭後迫使清廷開港通商,真是莫名其妙!好啦,如果證據還不夠,需不需要我給這群專家們,看看「中英江寧條約」、「中英天津條約」、「中法天津條約」,「好險」外交部有把這些條約寄存在士林的國立故宮博物院,這個網站有條約原件的高清圖檔,稍微用功一下,自己看,犯不著我再抄了吧:http://npmhost.npm.gov.tw/ttscgi/npmkm3/ttswebx?@0:0:1:npmcpkm@@0.36673534384874795

此例可知,這次課綱絕對不是微調,而是有「亂調」的成分。


那為什麼檢核小組會改成這樣?原因可能有二:第一,檢核小組的專家真以為鴉片戰爭導致臺灣開港通商,倘如此,那這群專家大概比國中生的臺灣史知識還不如(聽說歷史組的召集人是學經濟的),可是他們可以檢核課綱呢,異哉!第二,就是這群專家們非常習慣從中國史的角度理解臺灣的歷史發展,這場開中國三千年未有之變局的鴉片戰爭,臺灣豈能置身事外,這種思維上的慣性導致這種顯而易見的錯誤,就把課綱調成這個樣子。


最後容我再說幾句,這份號稱「微調」的課綱,根本性的問題不像新聞媒體反覆放送的,只是用詞上的替換而已(但這是最容易做的,可以做出一張美美的彩色對照表,詳下圖),例如在「日本」和「統治時期」中間加上「殖民」二字,諸君千萬不要以為這次的課綱調整,只是名詞替換而已,裡頭的內容可是問題重重,還有更可怕的反史實情況。

資料來源:http://mag.udn.com/mag/edu/storypage.jsp?f_MAIN_ID=13&f_SUB_ID=104&f_ART_ID=497743


在寫這篇以前,年初二的晚上,我用了公聽會流出的課綱微調版本在FB上寫了一篇短文,原先公聽會版的課綱竟然要拿一位沒在日本統治下住過一天的許贊元,提他參加1911年黃花崗之役的事情,所要扣連的課綱重點是「殖民統治政策與臺民反應」。但他是不是「臺民」,問題就很大了(1895,那年他六歲,跟著父親內渡中國大陸了),再照這份課綱的邏輯推演,你難道要說許贊元參加三二九是因為反對日本的「六三體制」嗎?這雖然是笑話,但就是有「專家」會把兩者擺在一起。(後記:最後的公告版把許贊元給刪除了!不知道是誰刪的,是有看到我的po文嗎?),當時我在文章的最後一句寫道:「這份課綱,我們姑且不論到底想要傳達什麼樣的歷史內容(就說是「見仁見智」吧),但在最基本的歷史因果關係的邏輯結構上,十份拙劣地顯露出意識形態凌駕客觀歷史知識的反智現象」。現在正式公告的版本遇到一個更慘的問題,竟然連所要傳達的歷史知識都是錯的,該怎麼辦。

最後,我想請蔣偉寧部長,摸著知識良心,把這份課綱按照程序(我們是很堅持程序正義的喔)刊登公報作廢吧!還有,正常上班時間公告就可以,這事雖然很急,還用不著摸黑來做。

(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2014年2月10日 星期一

教育部強度關山,已公布核定課綱!(周婉窈)

今天上午參加「抗議高中課綱粗暴亂調 守護臺灣民主法治/要求撤回高中課綱微調 捍衛教育多元價值」教育文化界聯合記者會。記者會來了非常多的老師、學生、教授、民團代表,以及關心的人士。剛剛得知教育部已經公告核定課綱了!
聯合記者會的一則影音報導: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politics/20140210/341467/applesearch/
教育部對記者會的回應:http://www.edu.tw/news1/detail.aspx?Node=1088&Page=22549&wid=6635a4e8-f0de-4957-aa3e-c3b15c6e6ead&Index=1
結果「晚間公布課綱 爭議處都沒改」:http://newtalk.tw/news/2014/02/10/44278.html

以下是我今天的發言稿,敬請參考。關於「合憲」的問題,我打算找時間再寫細緻一點。

2014年2月6日 星期四

課綱表決 審議委員接到動員電話

自由時報記者鄒景雯/台北報導2014.2.6
一月廿七日,由教育部長蔣偉寧親自主持的教育部課程審議大會,是經由表決通過高中課綱調整的日子,當天約有卅四名委員與會,據與會者指出,開會前接到動員的關切電話,希望成員能積極出席參加,以利投票的順利進行。因此,下午兩點開始的會議,有些委員四點時才匆匆趕到,顯然是專程要來固票的,現場也因此出現挺調整課綱的「一面倒」結果。

高中分組會議反對居多

相對於前述的動用投票,高中教師投訴,在一月廿五日的課審會高中分組會議上,主席是政大教授湯志明,當天是明顯的多數反對,當與會委員要求立即表決時,湯志明竟主張「具名統計」,改當場以書面填寫同意與不同意,意見單收回後至今未公布,此一作法,遭批評為護航的斧鑿太深,分組會議下次召開時,已有教師將要求湯志明公布數據。

會議主席護航斧鑿太深

參與者指出,按照過去慣例,課程審議一向是高中分組會議表決通過的案子,才能送課審大會表決,因此分組會議是關鍵。但這次高中課綱調整卻違反慣例,一月廿五日當天,王曉波等檢核小組成員來了六、七位,其中四位分別就國文、歷史、地理、公民四科的課綱調整進行報告,而後開放發言。
高中分組成員描述,現場高中老師紛紛發言反對,焦點集中在現行課綱才用兩年,未及六年法定調整時限,不應貿然再修等,繼而有老師主張進行表決,並要求王曉波等檢核小組應離開會場,氣氛相當嚴肅。王曉波等人離去後,湯志明卻未依議事規則清點人數付諸表決,竟發下書面意見紙條,要大家就國文等四科的調整與否表示看法,因此,按理經統計後應有四科不同的數據,不會只有一種,按照現場的狀況,應是反對占絕大多數,但到底數字如何,書面收回等於進入黑箱。
課審大會的成員則表示,蔣偉寧在一月廿七日大會上,宣稱這次調整是「應高中教師的要求而來」,但為何不敢讓分組審議實質審議?課審大會成員有相當人數是由部長所圈選,教育部這次是硬著來,教育已被政治綁架。

公民奮起奪回教育權 (祝平次)

馬政府橫柴入灶,不顧程序正義,利用非歷史專業的指定委員,更改歷史課綱,將台灣置入中國的歷史長流,截斷台灣史的整體性,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前年馬英九已經嘗試過一次,卻礙於引起爭議,也令高中教師反彈,因而暫時擱置。此次又趁學校放假、春節將近,事前不公布委員名單,又在公聽會通知上動手腳,使得關心高中歷史教育的人沒有辦法表示意見。等到委員名單一曝光,才知道完全沒有歷史專業的學者。種種跡象顯示出馬政府傲慢硬幹的態度,和威權時代蔣介石利用教育權來控制政治意識形態如出一轍。

政府擅改歷史課綱

《新華澳報》對蔣介石在1966年於台灣島內推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一事,曾有以下的報導與評論:「蔣中正非常重視『國文』和歷史教育。……島內各級學校都必須開設《生活與倫理》、《中國文化基本教材》等,重視學生的古文訓練和傳統文化的熏陶。蔣中正給各個學校共同校訓幾乎都是「禮義廉恥」。……蔣中正這些做法雖是打政治牌作文化秀,藉文化復興運動來禁錮島內異端思想,達到其維護統治的目的,但無論如何在復興文化上確實做了不少善事。」《新華澳報》的評論有其文化的立場,但「禁錮島內異端思想,達到其維護統治的目的」的說法,卻一語道破威權統治者的政治目的。
如果對照馬英九一上任就恢復軍中「讀訓」(閱讀蔣介石的著作)、更動歷史國文課綱、讓高中生必讀《四書》,就可知道教育部不顧台灣已經大致達成的多族群和諧,想要藉著執政優勢更改課程內容,高舉大中國主義,以配合中國國民黨的黨國意識形態。然而這樣的黨國意識形態,不正是製造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的意識形態嗎?
西德在二次世戰後,馬上就警覺要去除納粹留下的政治意識形態、避免歷史悲劇再度發生,首先就是要建立一個沒有納粹的公部門,不但司法、警察等工作有所限制,教育也是一樣。台灣由於沒有進行轉型正義,所以根深柢固的黨國意識還瀰漫在各階層,尤其是保守的軍隊、警察、特務、司法、教育等部門更是大部分都紋風不動。二次政權輪替後,在馬英九帶領下,這些幽隱的黨國意識又慢慢體制化。這次修改課綱事件,只是其中一個事例。然而,馬英九不顧自己民調低落,仍然抱著這樣的黨國意識形態繼續進行它所謂的「改革」,可以說就是利用民主的弱點要來擊垮民主。 

阻止威權思想再起

我們這一代50歲出頭的人,在出國後,每到國外圖書館查看外國人怎麼看待蔣介石的資料時,都不免為我們曾經相信蔣介石是民族救星而訝異;也在發現別人的教育都是在教學生怎麼認識現實後,對自己太缺乏對台灣的認識而羞愧。教育權在現今民主時代,本來就應該屬於大家的。如果,認為歷史教育必須立基於歷史事實的認定、反思與批判上,大家就應該奮起奪回教育權,逼迫教育部從善如流,而不是讓威權統治的教育思想再度在台灣出現。 
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2014年2月5日 星期三

【揭密】課綱微調 10人檢核小組成員

[捍台青聲明稿 X 課綱『微調』十人檢核小組學術專業與特殊經歷簡表]

捍衛台灣文史青年組合在最初發動連署的訴求中提到:「1、要求教育部公開委員名單及相關開會記錄,接受社會公評。」

透過我們整理的簡表可以發現,課綱檢核十人小組不僅具備特定偏統、傾中的政治立場,尤有甚者,許多並非台灣文史學術專業的學者也參與其中。這樣的人員組合不但令人質疑,更踐踏了台灣文史研究的學術尊嚴。

我們認為:十人小組名單的組成其實與這次台灣文學館館長任命案如出一轍,馬政府漠視台灣文史研究多年累積的學術成果,以違背程序正義與學術倫理的粗暴方式,正反亂撥,混淆視聽。

課綱微調案 教部涉違法運作


〔記者鄒景雯/台北報導〕

消息人士昨日指出,教育部在一月廿七日舉行課程審議會(課審會)的審議大會,表決通過高中課綱「微調」案之前,即一月廿六日曾先召開高中職分組會議,當天以不記名投票表決,否決了這次「公民與社會」科課綱再行調整,表示這個「微調」案理論上尚未成案,但主席仍將其逕送次日的大會討論,實已涉及引導審議機制違法運作。

分組會議兩次否決 大會未採納

二月一日,本報已經報導國家教育研究院的課程研究發展會(課發會),在稍早已拒絕背書課綱修訂草案,換言之,前述本案在教育部課審會的分組會議上是第二次遭到保留。知情者說,過去的課綱修訂,大會通常會尊重高中老師、學者專家在分組討論的決議,但是這次分組的決議卻並未獲得大會採納。

熟悉過程的老師表示,這次的課綱調整並非由下而上產生,教育部一開始就將課綱修訂草案提交國教院、課發會,盼由其對課綱草案進行提案討論,希望課發會扮演橡皮圖章的用意明顯,教育部的公文明示:「如經委員(指課發會委員)討論通過後,即將前述課綱微調草案相關資料陳報教育部,以利教育部召開審議委員會進行審議。」

相關人士強調,但課發會實際上並未通過所提草案,反而提出保留意見,大意指該草案缺乏微調之核心目標,也沒有跨科橫向,或跨階段垂直連貫,更指出,對於國家領土、主權、認同等問題,學生「應該學習尊重異見」。課發會雖然沒有通過草案,而且顯有不同意見,但仍依行政體系轉呈教育部進行後續審議。

背離課程審議機制 明顯失職

知情者指責,到了教育部後,一月廿六日,課審會高中職分組即就該草案開會討論,經表決,「微調」案再度未能通過,但也再度被送到次日大會上表決。回顧這整個流程,已經完全背離了教育部新近所建立之課程研發,及課程審議機制,教育部的失職,實有追究之必要。

(出處:自由時報 2014/2/3 )

課綱調整 課發會成員拒背書

〔記者鄒景雯/台北報導〕

   根據國教院相關文件指出,一月二十四日下午,課程發展會(課發會)舉行會議,臨時針對所謂的「普通高級中學國文及社會領域課程綱要微調(草案)進行討論,會中提出了三項不同意見,並成為正式決議,呈報教育部課程審議委員會。與會成員透露,精確描述當天的會中共識就是:拒審。

會中臨時拿到微調草案 多數成員拒審
   
課發會決議文件
教育部國教署長吳清山三日承認,語文、社會領域課綱在一百年實施後,是由王曉波召集組成的檢核工作小組,蒐羅整理高中學科中心及高中教師在教學現場實際教學的問題,加上專業意見,提出課綱檢核調整建議方案,再送國教院課發會及教育部課審會討論定案。

   但針對本案送到課發會時的討論實況如何?經查多位與會者指出,當天會議由國教院院長柯華葳主持,會中突然由王曉波、謝大寧、朱雲鵬提出報告,大家臨時拿到四大本草案,根本來不及閱讀,不少委員認為課發會的成立是為十二年國教而來,不是在討論九九、一百年課綱調整的,課發會為什麼要就此進行審查?因此多數認為「不應審查」。即不便背書之意,同時會中並未表決,教育部傳出「有表決,多數通過」,是為不實。

提三項不同意見決議 呈報教部課審會

   
檢核小組六次聯席會議一覽表
根據本報取得的文件,一月二十四日課發會的決議,特別提及:一,有關國家的部分,應「陳述我國之國家現況及其不同意見,以學習尊重異見」。二,「課程綱要的微調,應就領域間、階段間或橫向統整檢視課綱內容是否有重疊之處」。三,「課程綱要如需調整,應提供原則性與大方向之內容或說明,細節保留給教科書研發彈性」。這些意見連同草案一併送給了教育部課審會。
   
   熟悉本案人士質疑,有關「語文與社會領域微調」的相關微調方案,教育部在過程中,從未對社會大眾正式宣布。一○二年五月二十九日名為「十二年國教準備就緒」記者會上,教育部長蔣偉寧與國教署署長等還表明,除了第一波課綱微調之外(高中數學與自然領域,高職化工、商管、動力機械及設計群),「其他科目如國文、英文等」,將不會進行微調,因為「要等到一○六年全面調整時才改用新課綱」。

《焦點評倫》猥瑣的「微調」

記者鄒景雯/特稿

教育部,是國家教育業務的主管機關,相當於他們最愛的中國史上的國子監,曾經具有監國的地位,大家可以想像:此等攸關百年樹人的單位,如果無法光明磊落,竟幹些猥瑣、褻狎的勾當,那會是什麼景象?偏偏蔣偉寧帶領的教育部就這麼做了。

先前,外界已經獲知國教院課程發展委員會下的高中分組會議上,其實廿八人出席只有十三人同意「微調」,未能通過;現在又有消息指出,教育部課綱審議委員會下的課綱分組會議完全如出一轍,經表決後同樣未獲通過,主席即將「微調」案逕送一月廿七日的大會討論,全套民主機制根本是在玩假的。

強修課綱 教部封殺基層教師意見

記者鄒景雯/特稿

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於一月廿七日強行通過「微調」高中課綱,這個突兀的舉動,在高中的教師社群所引發的反作用力,超過外界想像。不少黑箱內的資訊紛紛浮上檯面,指控教育部根本是由上封殺基層普遍意見,為昭公信,教育部必須公布會議紀錄,以正社會視聽。

昭公信 教部應公布會議紀錄

有關課程發展,外界不清楚其內部流程。據了解,這分為兩套分立的系統。一個是由國教院,在國教署的督導下,召開課程發展委員會,簡稱課發會,由上而下共分成三級,即課發會、課綱大會,以及高中組、國中組等分組會議。課程方案經課發會拍板後,即提送教育部審查,因此各界參與的層面比較大。

另一個系統,相對比較封閉,即是教育部自己成立的課審會,也分三級,除了大會、分組會議外, 還有一個核心小組,他們的工作就是審查前述國教院課發會所提的教改案。

課綱「微調」馬政府邏輯有問題(許又方)

近期報端對高中歷史課綱「微調」有相當多的描述與討論。課綱編輯委員會決議,日本統治要說成「日本殖民」,並稱對方為「殖民政府」;至於「中國」,則應稱「中國大陸」。課綱編輯委員會宣稱這樣符合《中華民國憲法》精神。

至於對岸的政府該怎麼稱呼?課綱編委們沒公開說明(大概也不方便說明吧?)。

筆者對這種改法基本上感到啼笑皆非,但卻可以同情這些人腦袋裡想的東西。義大利知名學者克羅齊(Benedette Croce)就曾說過:「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言下之意,歷史本來就是人去敘述的,敘述者會根據自己的意識形態與價值判斷來重新檢視史料,賦予其符合己意的安排與詮釋。國民黨政府要重新「微調」大綱,站在政治的角度看,並不令人意外。

只是,既然這麼「調」,那麼請邏輯務必前後一貫。

高中生對課綱爭議的批判

作者:顏銘緯 (高師大附中學生)

   英國小說家Samuel Butler曾說過:「上帝無法改變過去,但是歷史學家可以。」("God cannot alter the past, though historians can.")超譯成台灣現今課綱微調的脈絡,遂成為「上帝無法改變過去,但是國民黨可以。」

   逐步檢視此次戰後台灣史課綱更動的部分,我們可以清楚地覺察出「國民黨史觀」正在復辟當中。此一狹隘片面、單向度的歷史解釋,不僅使我們被輕易地嫁接上「國共內戰」的史觀─此種「一個中國」之下的歷史敘事框架;也使我們可能更加「緬懷」國民黨過去「拚經濟」的「奇蹟」,而淡忘威權政治的正當性與否。

   記得曾經在一本書上讀到:「國民黨歷史詮釋的片面在於,其通常只講有偉人人頭這面的故事,忘卻了硬幣之所以為硬幣,乃是由另一面所構成。」就拿此次課綱微調中增加了許多「技術官僚」、「經濟奇蹟」為例,我們只要逼問:「為何從中國敗逃至台的國民黨,能夠快速有效地建立起執行諸多改革呢?不都是同一批人?難道一盤散沙過了台灣海峽,就能變成珍珠?」

台灣史哪個階段不殖民?(李筱峰)

教育部長蔣偉寧用「去日本化」一詞來形容這次歷史課綱的「微調」(應叫巨變),令人驚訝!這不就是給現行的課本扣上「日本化」的帽子嗎?翻閱現行課本,我們發現有介紹台灣抗日運動,有抗日領袖蔣渭水等人事蹟,卻仍被教育部長扣上「日本化」帽子!難道對於日本在台的統治都不能有一點正視,否則就是「日本化」嗎?

不應以血緣當標準

老實說,連蔣介石在準備接管台灣之前都仍肯定「日本治台多年,成績甚佳」。這次課綱「微調」,將「日本統治時期」改為「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增加殖民一詞,深怕學生不知道日本統治台灣是殖民統治似的。

改為「日本殖民統治」有沒有錯?沒有錯!日本確實在台殖民統治。問題是,台灣歷經荷蘭、西班牙、鄭氏、滿清、日本,到中華民國,哪個階段不是殖民統治?若日本統治要冠上「殖民」,為何其他殖民統治不用冠上?

過去我們看台灣歷史,對於荷蘭、西班牙、日本的統治,理所當然視其為殖民統治,毫無疑義,但是對於來自中國的政權(鄭氏政權、滿清、中國國民黨政權)的統治,往往不以殖民統治看待,之所以如此,乃是因為移入者多來自中國,以其血緣與今天台灣大多數住民血緣相近,作為否定殖民地的標準。如果以移民的血緣與母國人血緣相同就不算殖民,那麼當年來自大英帝國的盎格魯薩克遜族的移民進入北美洲,北美洲就不該說是英國的殖民地了?然則,美國獨立之前,北美十三州都是如假包換的大英帝國的殖民地(Colony),這是屬於同族殖民。

近代世界史的知識告訴我們,殖民地性質大致分為「拓殖型殖民地」、「資源掠奪型殖民地」和「商業殖民地」三種。1683年清帝國以武力取得台灣,1684年正式納台灣為其領土。之後,儘管滿清政府不鼓勵其人民移民台灣,但移民入台者絡繹不絕,使原本南島民族的台灣成為一個移墾社會。

教育有歸教育嗎(張國財)

每隔一段時間,中小學各科教學時數和課程內容如何分配、調整,總是會引發各界一場又一場激烈的論戰─爭奪教學時數時,本位主義當然使出渾身解數;擬定課程綱要與課程標準時,教材內容的深度、廣度、角度,更是角力、拔河、置入性行銷一哄而上。此其中,國文、地理、歷史等學科,問題最多,也最嚴重。

國文科,時間上有今人、古人的白話、文言之爭,空間上有本鄉本土與大江大河的取捨抉擇。在這一場文學饗宴中,有古典舊思維與現代新觀念的比例糾葛,有純欣賞與實用性的學理爭執,有歸人與過客的心靈迎拒,有醬缸、保守、傳承與改革、開放、創新的不同塑造;國文科的書寫,除了內化青年學子的文化認同外,其實更會影響到國家的競爭力與走向。眼前的中學國文科教材,與現實生活時空幾乎完全脫節,與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可說是完全背道而馳!

2014年2月1日 星期六

拒竄歷史課綱 逾2百名文史師生連署

轉載自  新頭殼newtalk2014.02.01 李雲深/台北報導
香港有針對國民教育反洗腦運動,針對教育部通過「微調」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綱台灣歷史的作法,台灣文史相關系所師生也發起團體及個人連署抗議,在「拒絕黨國史觀復僻,抗議政府漠視臺灣研究專業」聲明中,他們批評教育部以「微調」為藉口,將政治黑手伸進高中歷史課綱之修訂,名義上說 是要「去日本殖民」,本質實為鞏固「國民黨殖民史觀」。

這項由「捍衛台灣文史青年組合」團體發起的連署,從昨(31)天深夜11點到今(1)天中午已有超過210名相關系所師生加入連署。

2014年1月29日 星期三

賴清德:南市四中學將續用舊歷史課綱

轉載自新頭殼newtalk2014.01.29 林朝億/台北報導

針對教育部修正高中教科書課綱,民進黨執政的台南市政府首先跳出來對抗。市長賴清德今(29)日出席中常會後表示,教育部的作法已經違背規定;台南市政府已要求所轄的4所完全中學的歷史課本,必須繼續沿用現行課綱之教科書,不會接受教育部新修訂的課綱。

民進黨今天舉辦中常會,針對教育部更動高中歷史課綱的議題,黨主席蘇貞昌在會前受訪時批評,這不是「微調」,是完全轉個態度,台灣已經完全民主化、主權獨立的國家,也是全體人民高度的共識,但馬英九就是要主張終極統一,所作所為就是一步一步往這邊走。

黨國幽靈仍在宰制台灣(陳翠蓮)

趕在農曆新年之前,教育部遮遮掩掩、匆匆忙忙在1月27日開會通過高中歷史課綱修訂。教育部宣稱這是合法的課綱「微調」,但是,無論就程序言、就實質言,教育部的說法完全禁不起檢驗。
歷史教育牽涉集體記憶與集體認同,簡單的說,就在界定「我們是誰」,我們走過怎樣的過去?如何走到現在?將要走向怎樣的未來?對所有國家來說,歷史教育的重要性在此。
過去威權統治時代,政府當局隻手遮天掌握了歷史詮釋權,40歲以上的國人沒有讀過完整的台灣歷史,只被灌輸「台灣自古屬於中國」、「台灣是反共復國基地」的觀念。直到90年代,隨著台灣民主化的進展,自然而然出現以人民為主體、以台灣這塊共同生活的土地為場域的「我們的歷史」的需求與呼聲,終於在1997年《認識台灣》教科書,首次有了從史前到當代完整的台灣史書寫。 

全排除台灣史學者

2008年國民黨政府重新執政之後,開始著手歷史教育的復辟。積極以大中國意識左右課綱方向的某位委員,毫不遮掩的表示是為了「撥亂反正」。歷史書寫,牽涉集體記憶與集體認同,理應符合大多數人對「我們是誰」的認知。在各種民意調查都已顯示「台灣人認同」高達7、8成的今天,教育部透過課綱調整,強行灌輸「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史觀,完全忽視台灣社會多數人的看法。
即使台灣的認同問題存有爭議,歷史書寫有待斟酌,也應透過學者專家、教育團體、第一線教師充分溝通、凝聚共識,這是民主國家中政府應有的基本態度與認識,但教育部的做法卻不圖於此。
首先,誰在主導歷史課綱調整?據教育部網站的資料,負責「社會、語言領域檢核工作小組」召集人是世新大學中文系兼任教授王曉波,專長是中國哲學,另有幾位成員是:高師大地理系教授吳連賞、專長地理;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朱雲鵬、專長經濟;佛光大學中文系教授謝大寧、專長中國哲學;師範大學東亞文化暨發展學系教授潘朝陽、研究儒家哲學。5位委員中有3位專長是中國哲學,沒有任何一位歷史學家,完全排除台灣史學者,根本是愚民、反智的教育。 

課綱微調偷偷摸摸

此次課綱調整,宣稱歷史教科書要符合《憲法》,實在是欺人之說。中華民國《憲法》制訂於1947年,但台灣島上已有南島語族原住民活躍數千年,如何符合《憲法》?日本統治台灣50年,殖民有過、現代化有功,與《憲法》何干?若要依照《憲法》書寫教科書,豈不該回到30年前「中共叛亂」、「反共復國」的表述方式?馬英九總統的「一中各表」都難逃違憲呢!
更嚴重的是,教育部宣稱「課綱微調」是例行程序,但據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周婉窈指出,台灣史課綱共2013字,被修改734字,比率36.4%,超過三分之一的篇幅,這還能叫「微調」嗎?相對而言,中國史課綱3728字,只修改114字,比率3.0%。教育部以「微調」名義對台灣史課綱上下其手,意圖豈不明顯?
除了歷史課綱調整,國文、公民課綱,都在無聲無息中被調整。我們才發現,已然民主化的台灣,仍然存在著從未跟隨時代進步的黨國幽靈,偷偷摸摸地、隨時試探著回復舊秩序。作為民主國家的主人,我們還要繼續忍受它的欺凌與宰制嗎? 
台灣守護民主平台理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2014年1月28日 星期二

讓我們以公民力量拒絕「微調」後的臺灣史課綱!(周婉窈)

教育部不顧學界和民間團體的反對聲浪,強行通過所謂的「微調」,那麼,讓我們以「公民不服從」的方式抗拒這個外行主導、政治目標顯著的課綱吧!

請關心的家長反映給老師、老師反映給學校,讓我們拒絕劣質貨、拒絕反知識的歷史教育!

那麼,為何我們要拒絕這個所謂「微調」的課綱?讓我們看看改了什麼,可以這樣改嗎?我們一條一條看,每次看一條;既然教育部已經生米煮成飯,我們可要看看要不要吃這一鍋飯,還是另起爐灶。剛好要過年,我們和家人團圓時,茶餘飯後何妨花點時間了解一下,大家聊聊也很不錯。

在此先簡單說明:課綱由大至小依序是:單元─>主題─>重點─>說明
今天我們看第一單元

第一單元 早期臺灣
主題(一)十六世紀中葉以前的臺灣與原住民
沒修改
主題(二)國際競逐時期,下分二個主題:
1、大航海時代。2、荷西治臺。1和2分別有一條說明。
現在改為
主題(二):漢人來臺與國際競逐時期。主題1:漢人來臺與大航海時代。2、荷西入臺
顯然要強調漢人來臺,但在西方人來到臺灣之前,在東亞海域活動的人群不限於漢人,日本人也來到臺灣,為何一定要將漢人獨獨標舉出來?而且課綱本來就應該力求簡明,不管「漢人來臺與國際競逐時期」或「漢人來臺與大航海時代」,給人疊床架屋之感,再說這裡的「A與B」,意思上既不對等,看來也不是因果關係,難道是說:因為漢人來臺,所以國際競逐了,或是因為漢人來臺,所以有了大航海時代?不知邏輯在哪裡。除了漢人中心主義外,很難理解。

另外,還有一個實際的問題。教科書篇幅有限,如果「大航海時代」改為「漢人來臺與大航海時代」,不管它是不是因果關係,就必須寫兩個重點,寫完「漢人來臺」,大概大航海時代就要變成「小航海時代」了。增加一個重點就產生擠壓效果,原本就可將漢人來臺放進來,現在變成非先寫,而且還是個重點呢。

接下來更離奇了。原本重點1的說明只有一條:「1-1說明大航海時代臺灣地理位置的特色,16世紀中葉以後東亞情勢的變化,漢人、日本人與臺灣原住民的接觸,進而敘述荷、西及鄭芝龍時期臺灣與世界體系的互動。」我們以前的歷史是神話,地理是歷史,這裡好不容易要講大航海時代臺灣地理位置的特色,以及東亞情勢的變化,不是正可呈現近二十年來臺灣學界海洋史研究的豐碩成果嗎?怎麼突然變成要講:「1-1說明漢人來臺、澎湖的緣由與經過,如宋元對澎湖的經營及明代鄭芝龍、顏思齊等來臺。1-2說明大航海時代西方列強的興起與對殖民地的競逐,臺灣地理位置的特色,以及16世紀中葉以後東亞情勢的變化。」

各位朋友,看得到問題嗎?你看,「漢人來臺」又講一遍!不過,這次是和澎湖掛在一起,這也就是想用澎湖的歷史來模糊臺灣島的歷史。臺澎一體是鄭成功佔領臺灣之後才形成的,荷蘭時期臺、澎各有各的歷史脈絡。當時澎湖屬明,臺灣則不是。這裡也請注意,教育部的確要「去日本化」,原來的說明1-1有「日本人」,不見了喔。原住民也不見了喔。

然後,「微調」也微調出顏思齊!我記得我在為98課綱奮戰時,某委員堅持要將顏思齊放進來,但強塞未遂,後來委員會大換血,顯然也沒被放進來,怎麼這次「微調」調進來了?約80年前,岩生成一教授就考證過,顏思齊很可能是以大海商李旦為影子創造出來的人物,如果教科書要寫,是否也要說他可能不存在?如果這是一本大專用書,要怎麼討論顏思齊都沒關係,反正有的是篇幅。如果是高中教科書,若不說他的存在有問題,不就是又回到「歷史是神話」的時代了嗎?(李旦和顏思齊,我有篇小文,有興趣的讀者請參考:http://98history.blogspot.tw/2010/03/blog-post_09.html#more。其實寫李旦還比較有趣!)

新增加的1-2也很奇怪,說:「說明大航海時代西方列強的興起與對對殖民地的競逐……」,這是在講十九世紀嗎?十七世紀,我們一般是說海權國家喔,是否應該請世界史的專家學者來看看可以這樣寫嗎?好像在演穿越劇。

再回到前頭,當我看到「顏思齊」時,其實非常驚訝:所謂「微調」是把歷經兩屆的「高中歷史98課程綱要修訂小組」(2009、2010)所無法達成的修訂,通通借「微調」之名放進來!而且不讓我們知道「微調」委員會是哪些人!這裡須簡單說明一下:現行的這個100課綱怎麼來的。2008年秋天98課綱預定上路,但馬英九上臺後,卻強行將歷史和國文兩科的課綱硬拉下來,組了一個修訂委員會,歷史科赫然聘請哲學系的王曉波先生,目標是想大加修改,尤其是臺灣史部分。那次我有參與,後來因為課綱修改不順,2010年初委員會組成大換血,我決定退出,將幾個月來的「黑箱」作業的情況讓社會大眾了解。這都寫在一篇網頁上的長文(http://enews.url.com.tw/south/56491),細節不多講。總之,2009年想塞進來的「顏思齊」,歷經兩屆的修訂小組,開了無數次的會,好像都塞不成,竟然借「黑箱微調」又塞進來了。那時候,硬要塞到這裡的寫法是:「中國海盜來臺與顏思齊、鄭芝龍在臺的經營」。不知道何以有課綱委員對顏思齊特別感興趣?教育部在2008年強行拉下98課綱,另組修訂小組,接連兩屆都通不過的「主張」,竟然藉「微調」之名,一一塞進課綱。不要說「去臺灣化」,實在是「去學術化」!

剛剛閱報,《新頭殼》報導教育部主任秘書王作臺表示:
「中國大陸」在過去教科書就有使用了,這次僅是依照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統一調整而已;而「大航海時代」前面則加入4個字,為「漢人來臺大航海時代」,王作臺說,以前課綱太強調西班牙和荷蘭,其實漢人更早就來臺灣;他也說明荷蘭和西班牙是入侵臺灣,因此將「荷西治臺」改為「荷西入臺」;而「清代」改為「清廷」,則是因為清廷代表一個有政府的狀態。
關於「中國大陸」的稱法,據說是根據憲法,這點以後再談,只是很想問王主秘:教科書的編輯應力求統一,中國史也應該改為「中國大陸史」,臺灣史則應該改為「自由地區史」,有點可笑,不是嗎?我倒很想問王先生:您讀過曹永和院士的著作嗎?您是根據怎樣的知識背景在談十七世紀臺灣歷史?曹先生傾一生六、七十年研究的海洋史,您有看過任何一篇論文嗎?看過後再來和我們談吧!您為何不也順便發表一下你對於為何非寫顏思齊不可的看法?聰明的記者應該追問看看啊!

「微調」後的課綱最大的問題是:歷史教育不用以史學研究為基礎,只要某人或某群人怎樣「想」就可以了。那麼,乾脆廢掉國科會,何必用國家資源支持學術研究?以後也不用開課綱什麼什麼會了,乾脆頒布『欽定某某史』好了,省得浪費大家的精神和力氣。

至於「治臺」或「入臺」等等用詞管制,以後再談了。今天就寫到這裡,且聽下回分解。

為了讀者比對方便,以下是第一單元第二主題的「before and after」圖檔:


(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出處:周婉窈臉書網誌(2014.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