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史上溯三國 沒啥好怕的
* 2010-09-16
* 中國時報
* 【王文進、許聖和】
近日來因為高中歷史教科書中對臺灣史是否應該上溯三國時期的爭執,使得原本單純的史學問題,再度捲入統獨的意識焦慮之中。
根據《三國志.吳書.孫權傳》中的記載,黃龍二年(西元二三○年)孫吳曾派軍東征夷州。而後據中央研究院院士凌純聲於一九五二年加以考證夷州實為今日之臺灣,凌院士此文寫作的年代,臺灣正陵逼於中共的強勢威脅,應無所謂為「統派」作史的可能性。若就中國航海技術的發展配合來看,凌氏的推測極有可能,何況在酈道元《水經.江水注》中,就曾記載孫權部隊的戰艦已可容納三千軍士,遠勝於今日國人喜愛搭乘出遊的麗星郵輪載客量兩倍之多,顯見孫權時期的航海技術絕對有東渡來臺的能力。
是以臺灣史上溯至三國時期有其史料客觀性的意義,但史料的存在是一回事,如何解讀史料又是另一回事。就筆者所見,大陸史籍述及此段歷史時,最常見的論述語調為:「孫吳的海上交通往來,加強了祖國大陸和臺灣的聯繫。」但同為中央研究院院士的歷史學者陳奇祿先生也曾指出,即使在早期的資料中顯示有臺灣其地之存在,但漢族實仍未移民定居,故仍屬化外之地。可見史料的存在是客觀的,如何解讀史料的主權則操之在人,這是基本史學常識。不知部分臺灣歷史論述者,為何對這些史料如此畏如蛇蠍?動輒對號入座,自我摧殘成只要臺灣史上溯三國時期,就是「企圖強拗臺灣自始即屬於中國」,甚至推演成此舉足以「消滅國家主權意識」,如此立論豈非自陷於「被迫害妄想症」?
因此臺灣史與三國孫吳時期的存在關係,不是史料有無的問題,而是如何解讀史料的問題。縱使我們在臺灣史中刪減與三國孫吳的關係,但是大陸的中國史教育卻不會放棄用這段史料來教育他們的下一代。就今日兩岸歷史發展的格局而言,臺灣新世代西進大陸角逐人生事業舞台的趨勢,只會有增無減,難道要我們的下一代猝然面對其大陸同儕時,對此歷史議題毫無所知,進而失去論辯能力,瞠目結舌不知所言?
今日研究臺灣史的學者往往不吝於使用明清時期中與臺灣相關之文獻,顯見台灣與中國歷史實存有不可撼動之文獻關係與歷史血脈,如此又何苦五十步百步之計較自絕於明清以前與臺灣相關的史料文獻?並對宋、元時期臺灣墾殖的文獻全盤否認。部分臺灣史學者動輒縮小臺灣的歷史版圖,表面上似乎可以凸顯臺灣的主體意識,殊不知無形中反而正逐漸削弱臺灣歷史文化的論述能量,並消滅許多與臺灣相關的珍貴歷史文獻。
總之,臺灣史上溯三國時期並不見得就一定是不可承受之重,畢竟《三國志.吳書.孫權傳》中的記載,其兩者關係薄如蟬翼,稍縱即逝,也無統屬關係,何來絲毫傷害臺灣主權之虞?若如實呈現其史料,非但不會造成臺灣主體論述的斲傷,反而可訓練我們的新生代自由解讀歷史文獻,進而具有正確判斷歷史事件的能力。
(王文進為東華大學中文系教授,許聖和為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生)
夷洲是不是臺灣,我不清楚。我比較感興趣的題目是:自從三國時代以來,古代中國人如何在地圖當中描繪臺灣呢?
回覆刪除http://richter.pixnet.net/blog/post/27093041
王文進、許聖和說得很好, 台灣和大陸那麼近, 不可能跟大陸的政權沒關聯, 問題在於解讀, 台獨堅持台灣自古以來就跟大陸沒關係, 漢人不可能登上台灣, 甚至台灣人身上也沒漢人血統. 統派就隨便把夷洲附會為台灣, 兩者都太主觀.
回覆刪除古代地方政權跟中央政權的關係, 並不像現代國家那樣明確, 不能用現代的眼光來看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