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將在後天召開第一次的歷史科課綱修訂會議,依照教育部所訂進度,專案小組須在一個半月內修訂完畢,四月中旬提出修訂草案。媒體報導台大歷史系教授與教育部高中歷史課綱修訂委員周婉窈指教育部目前正重新修訂歷史科九八課綱,中國史倍增,世界史減半,這將嚴重扭曲台灣高中生的史觀。此事與我們長年看待歷史教育該背負著什麼樣的意識形態有關,筆者在這裡有不同的角度,想提供給大家思考。
因為受國內政局的牽制,高中歷史課本的編撰即使希望面面俱到,符合社會的期待,卻長期受困於各種意識形態的綑綁。或是強調「鄉土的認同」而著重認識台灣史;或是強調「民族的精神」而著重認識中國史;或是強調「國際的 視野」而著重認識世界史。且不說認識這些不同空間範圍的歷史是否真能完成這些自具社會正當性的意識形態,當學者開會的時候,想要調和各種不同的意見,訂出 最能讓多數人接受的課綱,則往往只能在這三個環節做「最公平」的比例調整,卻其實很難就史觀本身的問題,做出更仔細的反省與思考。
不論是國際的視野、民族的精神或鄉土的認同,這都是種知識的建構,背後都來自學者預設某個史觀,對歷史事件做出符合其脈絡的詮釋,儘可能 呈現出符合該史觀能看見的真相。然而,人可能沒有意識形態,卻不可能沒有意識,或許我們應該回到問題的實質面來思考:人為何需要學習歷史?如果不是首先作 為一個真真實實活著的人,藉由觀看他人曾經活過的生命經驗,得知興衰成敗與智愚賢頑,由其間領會出自己生命的輪廓,得知寓居於世(Being in the world)的意義,那學習歷史很難不覺得索然無趣。
筆者在學校教書的時候,發現學生最常對學習歷史有的感覺,莫過於「要背一大堆歷史知識」,顯然,這些歷史知識跟學生的生命經驗很不相應, 他們只能藉由強制記憶,來讓自己記得這些曾經發生過的事情。當歷史教育竟變成「歷史背誦教育」,那歷史教育很難不視為失敗,這時候任何史觀的詮釋都沒有意 義,都只能讓學生對歷史產生蒼白的印象。
其實如果我們希望學生能「理解歷史」,我們就應該讓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裡認識他自己,將生命經驗與歷史經驗結合,這並不是任何意識形態的架構,而是來自對「生而為人」的共通體會。
當我們歷史學者在設計課綱與編撰課本的時候,究竟只是想滿足自己對某個史觀的信念,由該角度來完成對歷史的想像與鋪陳,藉由學術權柄的落實與伸張,來讓歷史老師灌輸給學生相關內容;還是真想讓學生藉由學習歷史,來完成他們自己對人生的想像與鋪陳?
如果是後者,那台灣史、中國史與世界史的比例問題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甚至打破這種空間概念的壁壘都無不可。我認為,設計課綱與編撰課本 的時候,由人類整體的角度出發,讓歷史知識緊扣住人的生命經驗,增益學生對人性本身的認識,或許是歷史教育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較根本的作法。(作者為清華 大學歷史學博士,目前任教於交通大學與台灣科技大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大家迴響暢談;請相互尊重,勿攻擊、謾罵。回應時請至少選擇「名稱/網址」身份(可只填寫名稱、網址留白)。